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由義江彰夫《鎌倉幕府莊鄉地頭職的沿革》探討莊鄉地頭職的定著過程(上)
前言 敕許後的莊鄉地頭不僅不順從莊園公領領主,也不順從幕府,即使像 上一 篇文章 看到的那樣是源自先驅形態發展的結果,但詳細觀察敕許後數十年的範圍,則其與先驅形態地頭的動向並不相同。因爲既然已經處於敕許和幕府成敗的新情況下,在先驅形態時期無法預料的新問題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
-
三、為何在內亂時期地頭職急速普及? 接下來第二個問題是: 在這種條件下,為追求確保在地領主利益而登場的地頭職,為什麼在內亂時期會在廣泛的所領中大量出現? 因此值得關注的是, 隨著內亂時期的接近,伴隨而來領地所有權多元化所引起的居民抵抗賦稅徵收問題,逐漸變成越來越常見的...
-
經過前面重新解析《吾妻鏡》 12 月 6 日源賴朝的書狀後,我們清楚了解書狀的內容,接下來要與同樣是文治敕許核心的史料─《玉葉》 11 月 28 日條目北条時政上京奏請─相互對照、比較後,進而找出關聯性。不過在此之前,讓我們先將時間拉回奏請之前,確認奏請的前後經過。 一、...
-
一、五山 五山制度是日本禪宗的寺格制度,主要是針對禪宗寺廟去區分為 五山、十剎、諸山、林下 (地位由高至低)不同的位階。原型是依據 南宋寧宗時期 在印度建立的五精舍十塔所。 一般認為鎌倉時代後期,伴隨禪宗在日本普及,鎌倉幕府意識到中國已設立五山制度,故參照模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