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北条氏一門人物介紹(六):名越流北条氏第三代當主──名越公時

 一、簡介

名越(北条)公時是名越流第3代當主,父親是第2代當主名越時章,母親是二階堂行有之女。按《吾妻鏡》和《關東開闢皇代並年代記事》中的《北条系圖》記載,公時通稱為「尾張次郎」,故此推斷應為名越時章次子。

 

二、生平

名越公時精通弓術,先後在寶治二年(1248年)的百番小笠懸、建長2年(1250年)510日的馬場殿笠懸和同年818日的犬追物獲選為弓箭手,另外亦擅長蹴鞠,因而在弘長三年(1263年)獲任命為鞠奉行。名越公時最初擔任將軍藤原頼嗣和宗尊親王等人的近習,後來在文永二年(1265年)於31歳時就任引付眾參與幕政。其後,名越公時伯父名越光時主要策劃宮騷動一事,導致名越家與得宗家關係惡化,名越公時與其父名越時章為了修補兩家關係,盡心盡力。

 

北条時宗元服時,名越公時與叔父名越教時共同獻上鎧甲慶賀。文永九年(1272年)爆發的二月騷動中,名越公時之父名越時章和叔父名越教時懷疑謀反而被誅殺,名越時章的所領的肥後和筑前守護職也被沒收。原本,名越公時也有謀反的嫌疑,但是後來證實名越時章無意謀反後,名越公時獲得赦免。換言之,名越公時在二月騷動發生時的動向不明。

 

文永十一年(1274年),名越公時獲任命為評定眾,後來從四番逐級升至二番引付頭人,雖然引付一度改為執奏,但是不久後又重新採用引付制度,名越公時亦再次擔任二番引付頭人直到去世。期間名越公時亦成為寄合眾,盡心輔佐得宗家的同時嘗試復興名越流的地位。弘安七年(1284年)4月,鎌倉幕府第8代執權北条時宗過世,名越公時便出家,號道鑒。永仁三年(1295年)1228日,名越公時死去,享年61歲。按《續群書類從》中的《北条系圖》記載,名越公時雖然是死於28歳,但是被認為是明顯的誤記。另外,有些說法指名越公時是死於永仁二年(1294年)1228日,《系圖篡要》上記載為「被誅」。

 

三、經歷

·        康元元年(1256年):就任左近大夫將監

·        正嘉元年(1257年)1224日:成為御所樟番

·        弘長三年(1263年)110日:就任蹴鞠奉行。

·        文永二年(1265年)611日:就任引付眾。

·        文永十年(1273年)621日:就任評定眾。

·        文永十一年(1274年)1月:正五位下尾張守。

·        建治元年(1275年)76日:就任四番引付頭人以及越中、越後守護。

·        弘安七年(1284年)4月:出家,法名道鑒,稱尾張入道。

·        永仁元年(1293年)10月:引付眾廢止,改任執奏。

·        永仁二年(1294年)10就任二番引付頭人。

·        永仁三年(1295年)1228:去世,享年61歲。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義江彰夫《鎌倉幕府地頭職の成立 (下)》探討幕府需要地頭職的理由是什麼?(上)

  文治元年( 1185 年) 11 月奏請之前幕府地頭職設置沿革的整理,大致如上述所述。那麼在經過前面的檢討中可以探討:幕府自舉旗以來一貫推行地頭職設置的理由,亦即 幕府需要地頭職的理由是什麼 ? 一、 前言─幕府成立與地頭職緣起之概論 首先,義江彰夫綜整前面文章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