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人物介紹(二):宗尊親王(中)──公文及和歌方面

 一、公文之變化

皇族將軍的到來在幕府發佈的公文上也帶來變化。

鎌倉幕府的統治組織是沿用朝廷律令制度,其中統治機構之一的「政所」在律令制中是從三位以上的公卿貴族才允許開設的特權,政所職員從朝廷獲得敘位,受到官吏的待遇;而鎌倉幕府也採相同規定─無論是源氏將軍還是攝家將軍─歷代將軍在官位未達三位階段都不能開設政所,此時只能發行有將軍親自簽署花押的「袖判下文」。若官位達到三位以上,則可以發行由政所職員聯名署判的「將軍家政所下文」

而擁立宗尊親王前來鎌倉後,由於宗尊親王恰好於建長四年(1252年)18日元服並被授予三位(鑒於建長三年年底之騷動,不確定朝廷當時是否已有預感宗尊即將成為將軍而為此做的安排),其身份本就有資格開設政所,因此來到鎌倉後的統治機構即爲政所且直接發行具有法律效果之「政所下文」。雖然鎌倉幕府的法律正當性維持下去,但也代表宗尊親王以後的幕府政所下文結尾沒有「將軍花押」了。

另外還有一重大變化,即為宗尊親王時代的政所下文結尾的語句從「依鎌倉殿仰下知如件」(根據鎌倉殿的吩咐,下知如件)變爲「依將軍家仰下知如件」(根據將軍家的吩咐,下知如件)。

這表示,宗尊親王向御家人要求的立場是征夷大將軍,不是與武士建立私人主從關係的武家棟樑「鎌倉殿」。一般認為「鎌倉殿」的稱呼含有與御家人建立主從關係的君主之意;而宗尊親王變更爲「依將軍家仰下知如件」,背後似乎是想對外表達「實際上的主君(鎌倉殿)是北条得宗家而非我」之意。

不過筆者認為,「鎌倉殿」─如同前述─乃與御家人建立主從關係、御家人奉公服從之對象;「征夷大將軍」乃是天皇承認關東政權首領並賦予之頭銜,兩者實質意義上有所不同。

以幕府創建起源來看,源賴朝是先被關東有力豪族們推舉為關東共主成為「鎌倉殿」,之後向朝廷展示、證明自己的實力才被宣佈任命為「征夷大將軍」,承認關東政權的存在。先受到大家推戴並建立主從關係成為首長,後續才獲得「征夷大將軍」的頭銜;若未有與大家建立起關係的基礎,不被大家成認為關東首領,那又何來有「征夷大將軍」之頭銜。

因此,筆者認為宗尊親王在政所下文中不使用「依鎌倉殿仰下知如件」而全部使用「依將軍家仰下知如件」,顯示出宗尊親王與鎌倉武士之間的隔閡;似乎仍以朝廷皇族身分自居,想與御家人保持距離、不想融入御家人們。

這個「依將軍家仰」的語句只在宗尊親王時期被使用而已。到了宗尊親王的兒子惟康王之後,又恢復成原來的「依鎌倉殿仰」。惟康王以後的親王將軍雖然仍受到得宗北条家操縱的傀儡,但是或許鑑於宗尊親王的下場,認知到作為御家人的主人「鎌倉殿」的存在對於鎌倉幕府來說仍是有必要性的,因此又恢復為「依鎌倉殿仰」。不過就客觀而言,惟康王時期外在環境有蒙古來襲的風險存在,因此對於內部鎌倉殿和御家人的合作更爲重要,因此有必要與御家人保持親近良好關係。

二、貫注於和歌

來到鎌倉成爲將軍後,宗尊親王企圖藉由御家人侍奉藝能以提高將軍的教養。特別是文應元年(1260)正月20,宗尊親王在自己的御所安置昼番の衆,在歌道、蹴鞠、管絃、右筆、弓馬、郢曲等各門技藝中可依次任命、指定優秀人選的制度。由此可看出他想要掌握廣泛的學問、遊藝的企圖;而在所有記憶當中,宗尊親王特別熱衷的是和歌

而宗尊親王作爲歌人的資質也很高,在將軍期間內留下無數首優秀的和歌,其作品可說是自三代將軍源實朝之後,爲幕府歌壇帶來第二個繁榮期;從這個意義上講,宗尊親王開設的鎌倉歌壇可以說在中世紀文學史上到達另一高峰。以下稍微追溯宗尊親王在鎌倉有關和歌的事蹟。

從文應到弘長年間幕府歌壇非常活躍,除了侍奉將軍的近臣外,還包括北条氏和其他御家人,當時的鎌倉有很多歌人:北条一門以北条政村北条重時、北条長時父子爲代表;京都詩人則有藤原顯氏飛鳥井教定真觀葉室光俊1203~1276)、仙覺1203~?)等等。尤其是真觀是被宗尊親王奉爲歌師邀請到鎌倉來的人物。

在這樣的背景下,宗尊親王對和歌的愛好迅速發展,弘長元年(1261)正月27,藤原顯氏、真觀、北条長時等人聚集在一起,開始盛大舉行和歌會;325日製定了「歌仙結番制」,這是從近習中選出擅長和歌的人,依次指定輪值人員,每天提交五首詠歌的制度。此後,宗尊親王於5月下令評定衆後藤基政編纂《東撰和歌六帖》9月彙整《人人能夠吟詠的侍百首歌》並共同編纂《柳葉和歌集卷一》。像這樣,以宗尊親王爲中心的和歌愛好發展到形成幕府制度的重要方面。

弘長二年(12629舉辦了三十六人歌會。因一人提交十首詩,又名「三十六人大歌合」。歌人除宗尊親王以下、側近東胤行、京都方面的冷泉爲家、藤原爲氏、藤原信實、真觀、後藤基政外,鎌倉方面還有北条政村、北条長時、鶴岡八幡宮別當隆弁等人也齊聚一堂。同年11月和12月,宗尊親王在歌會上也吟誦了百首詩,弘長二年吟誦的這些大量和歌組成《柳葉和歌集卷二》作品。

翌年弘長三年(126322在御所舉行和歌會,接下來的8天在北条政村宅邸舉行和歌會,每天吟誦一千首續詩。624,宗尊親王一人從未刻(下午2時左右)開始詠歌到次日25日巳刻(上午10時左右),創作了百餘首歌,並命「掃部助範元」為此清書。這些作品稱作《一夜百首》,收錄在《柳葉和歌集卷三》的卷首。據《吾妻鏡》記載,30日宗尊親王請真觀評價這百首歌,真觀評論「勝過去年一天的百首御歌」,但宗尊親王本人似乎對這些詠歌感到不滿。由此可見,宗尊親王對詠歌的批評和欣賞能力正在進步。

弘長三年(1263729,宗尊親王將建長五年(1253)到正嘉元年(1257)五年間的詠歌編纂成《初心愚草》,裡頭摘錄了宗尊親王12歲到16歲的作品,「初心也是愚草」成為作品名稱來源。8月編纂了《三代集詞吟誦侍百首歌》《柳葉和歌集卷三》由之前的《一夜百首》和《三代集詞詠侍百首歌》組成。此後,《柳葉和歌集》由文永元年(1264617日以『身づからの歌百首、つがひに合はせ侍るとて』爲題的百十餘首詠歌和10月也吟誦的百首詩組成《柳葉和歌集卷四》,接著文永二年(1265)閏四月吟誦的360首詩組成《柳葉和歌集卷五》,不斷產出作品。同年129日真觀撰寫完成,收錄10卷和歌集的《瓊玉和歌集》編纂完成。

三、解析和歌作品

宗尊親王對和歌的傾心已經超越了愛好範圍,可以說沉溺於和歌。宗尊親王之所以沉溺於和歌創作,無疑是爲了表現自己所熱愛的世界,甚至可以從中感受到作為傀儡將軍的孤獨感。另外,從《吾妻鏡》可以看出,宗尊親王經常生病,似乎比較虛弱。也許如此,宗尊親王在很多的詠歌作品中,能深刻地反映自己所處的立場悲傷感

宗尊親王在《和歌》中表現的傷感另外可能也來自擔心與當時幕府要人關係的慘烈厭世觀和無常觀;從這些歌曲中也可以看出宗尊親王近期所懷抱的心情。這也許與自己強烈的自我防衛有關;由於沒有其他能抒發或是表達的管道,因此詠歌無形中成為宗尊親王唯一能對外表達內心想法的方式─亦即利用詠歌向幕府首腦表達絕無異心

弘長三年(1263年)6月,宗尊親王宣佈作爲征夷大將軍上洛,8月9日幕府公佈了供奉御家人的名單並將出發日期訂為10月3日;這次上洛是自正嘉二年(1258原訂上洛但因暴風雨取消的計畫,時隔5年再次做出的上洛決定,想必當時宗尊親王應該感到非常喜悅。然而,8月14日開始鎌倉颳起暴風雨,連宗尊親王的御所都遭到巨大的破壞損失,幕府不得已於25日宣布取消上洛計畫。宗尊親王利用和歌表達當時失落及思念的心情。

不過此次上洛計畫有人認為雖然幕府以災害爲理由取消,但御家人的經濟負擔太大可能才是主要原因。甚至有陰謀論認爲,由於當時前執權北条時賴的健康惡化(11月22日去世),鎌倉的土御門顯方(權大納言中後嵯峨院的外戚)唆使還有繼承皇位可能性的宗尊親王在京都策劃政變,因此取消上洛計畫以阻止宗尊親王前往京都

隔年,文永元年(12644宗尊親王之子嗣─惟康王誕生。次年文永二年(1265917被朝廷授予一品親王、任命為中務卿,反映出後嵯峨上皇將與後深草上皇、龜山天皇等其他皇子同等待遇以支持自己血脈的安排;9月21日又生下掄子公主(1265~?),1226日在《續古今和歌集》中收錄的詠歌,從中可看出宗尊親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續古今和歌集》是根據後嵯峨上皇的院宣、冷泉爲家、九條基家、九條家良、真觀等撰寫的敕撰和歌集,排擠其他歌人、其中尤以宗尊親王的作品最多─高達67首,可見宗尊親王當時在歌壇上的地位。

隨著時間的流逝,尊宗親王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長大,然而當初推動迎接宮親王的幕府高層重要人士卻也陸續離開:弘長元年(1261113日北条重時去世、弘長三年(12631122日北条時賴享年37歲逝世、文永元年(12648月執權北条長時去世,執權由北条政村繼任、北条時宗擔任連署。

當初接納自己、熟悉的大人物一位接著一位離開,改由下一世代成員逐漸接替擔任幕府要職,幕府高層迎來世代輪替以及隨之帶來改變的新體制。受到新首領的不信任以及身邊羽翼逐漸豐滿的勢力,這樣具有鎌倉殿自覺的宗尊親王逐漸成為幕府的眼中釘,接下來的命運準備迎接厄運。

北条重時《六波羅殿御家訓》中文翻譯

 著作的目的

我一直想告訴大家關於如何應對他人的想法,但是人心是各式各樣的,也許有人會覺得我的方式很傲慢,甚至可能會被嘲笑。俗話說:「人子不會優於劣親。」(編按:一代不如一代、歹竹不會出好筍)無論如何,我會把平時的想法大概寫下來,所以請不要違反規定行動。如果遵守這些規定仍有什麼不好的事情,一般人會認爲這不是子女的錯,而是沒有教訓子女的壞父母。如果用口耳相傳的話,那可能會記錯、忘記某些內容或錯過重點,所以只寫下想說的話。切勿向陌生人展示。讓親密無間的人讀一讀,並仔細聆聽他們的意見以安慰他們。

 

1條 每天應保持的心態─關於僕人侍從

敬畏佛祖、神、主君和父母,知曉因果關係,留予後世借鑒,撫育萬民,不懲無用者,凡事心胸寬廣,受人褒獎,內心堅強,不被認為是膽小鬼,常勤於武藝鍛鍊,凡事視如己出,和所有人和睦相處,被當作是好人,對任何人直言不諱,對窮人保持憐憫,善待妻兒、親屬,不要露出憤怒的樣貌。

 

另外,在御家人、侍從、跑腿者、僕人中,不任用態度惡劣、挑剔的人。因為這會給其他勤勞的侍從帶來麻煩,這是最大的損失。

 

2條 大事的決斷

雖說是世世代代任用的重臣,但不可把大事託付給沒有器量(沒有能力)的人。發生特別重大事件時,召集全家中性格謹慎、經驗豐富的人一起討論。如果還是無法決定的話,請向我重時報告。大事必須立即處理;如果擅自判斷裁決,必留後患。

 

3條 從善如流勿唯利是圖

不論一件事有多有利可圖,只要世人不喜歡,那麼就必須捨棄千百的利潤,當一位好的聆聽者。

 

4條 生氣時的處理

有時候無論多麼生氣,都不應該殺人。如果真的很生氣、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 就交給別人,自己好好靜一靜, 然後處以適當的罪罰。勿在氣頭上做判斷。在氣憤未消之前草率判斷的話,會有後悔的事情發生。有不放心的事情就閉上眼睛冷靜思考一下。

 

5條 處理知恥的年輕人

年輕的家臣犯了點小錯,不要過度責備他。不要威脅他或立即指責。如果你總是試圖找出別人的罪過並處罰他們, 那就沒有人願意做你的侍從了。不要給驕傲、懂羞恥的武士難堪。另外,無論你的家臣多麼年輕,都要溫柔對待知恥的子弟。如果你強迫一個知恥的年輕侍從,他一定會不滿意。

當別人做好事時,要稱讚他們。因為聽到別人稱讚時你一定也會很高興。

 

6條 侍從的差異

無論多麼可愛的侍從,都不能公開歧視。要平等地稱呼、對待你的侍從。

即使是個不誠實的侍從,只要一聽說主君沒有歧視他,也會令人感到佩服。

但是,不要根據侍從的人格嚴格地評斷他們。

 

7條 謙卑

無論做什麼事,都不能認爲自己是個了不起的人。注意別人怎麼評價你,別人怎樣看待你。時時刻刻小心並保持謙卑。即便對不如自己的人也要加以尊重。

 

8條 酒宴

在酒宴上,不論客人的身份高低卑賤,不要不與窮苦人說話,即便他坐在下座,也不要叫他「這邊、這邊」;不應偏袒碰巧時勢而榮華富貴的人(編按:暴發戶)。要特別稱讚有能力但貧窮、困難的人,只要是有品格的人都會理解和欽佩你。可以忽視那些偶然富貴之人。以謹慎和禮貌的態度對待親近的人和疏遠的人。

 

9條 他家之人之對應

在有自家人和有外人的場合,即使外人還很年輕,也要讚美他。依據不同情況你的家人可能會為此產生怨恨,但以後也可以通過善後處理得到安慰。別人埋怨的事情要聽才能知道,不知道才能道歉。不管是好事還是壞事,都要避免被人家看不起。

 

10條 讒言

絕不能有誣衊他人的錯誤,若一聽到別人的指責,不應立刻完全相信或否認。無論看起來多沒有爭議的指責,都需要冷靜下來,想想可能是否還有其他更合理的意見,聽取雙方的意見,根據客觀事實做出決定相信或否認。永遠不能以親疏決定區別對待。依據的應該是道理。

 

11條 回信之事

如果有人給你寫信,即使你認為你已經理解了,也必須要回復對方。對於僕人或與親近之人,可以不一定要答覆。但是,對於侍奉將軍的事務處理,即使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情,也要根據事實好好地應答回信。更不用說比這更重要的事情了。

 

12條 不要單獨飲酒

如果你手邊有酒,即使只有一瓶,也不要單獨飲酒。儘量把同伴等能喝的人叫來,哪怕是一杯也讓他喝吧。這樣人們會對你倍感親切。

 

13條 到女方家去

千萬不要去女人的家。把女人叫到自己家來。如果叫不上自己家,就讓他到親近的親信家來,更別提住在女人家了。

 

14條 表現技藝

對於自己所會的藝能,即使是很容易表演的東西,也不要隨便表演給別人看;除非有人強迫你表演,否則就藉口說自己不夠好無法給別人看。 ..

 

不要以為自己技藝高超就想得到別人的稱讚或喜愛。你只需要為裁判的成敗正確性、了解事物的道理、精進武藝感到自豪即可。你本職工作以外的任何事情都是無關緊要的事。沒有必要額外付出精力在藝能上。

 

不過,在適當的人聚集在一起玩鬧的場合,過於堅決的拒絕會令人掃興甚至惱怒,所以是要根據場合氛圍進行表演。

 

15條 說人壞話

即使聚集了一百位最親密的好友,其中即使只有一位你不知底細,也絕對不能說他的壞話。凡事皆不可拿來說人閒話。而我們年輕之輩之間也應該禁止流言蜚語。

 

16條 凡事尊敬

無論早晚、甚至在家裡的時候,時時刻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在社會上的名聲,不要讓侍奉你的年輕黨輩看透你的內心。努力表現良好,即使別人說你是好人,也要小心。不管你有多高興,心裡時時刻刻都要小心。

 

無論別人寄給你的信件寫得有多潦草,你回信的時候必須要寫得整整齊齊。無論多麼尊敬別人,也不會因爲過於尊敬而感到爲難。把傲慢的文章和敬重的文章拿來比較,敬重的文章一定不成問題。除了書信往來外,所有事情都必須保持尊敬,這一點很重要。

 

17條 回復贈禮

不是自己的家臣、而是你的僕從,送你微不足道的東西時,你必須要以極大的喜悅來回應。如此他們才會對你感覺親近。如果只是含糊且隨意的回覆,那他們會對你感到失望。而且如果你回答「現在很忙,所以還沒看」之類的話,他們肯定不會滿意。如果你認為贈禮微不足道,所以想把它扔掉,然後回答對方說你還沒有看過它,如此你便會冒犯他人。因為他覺得自己送的禮物被浪費,他可能會心想「侍奉這位殿下沒什麼好的」之類的話,在背後翻白眼偷笑你。

 

18 服從父母

父母的話,無論多麼奇怪或錯誤,你永遠不能違背。如果不服從父母,那麼就不該繼承父母的財產;如果想繼承的話,就不能違反任何事情。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卻不聽從其言辭,就像手失去一根手指一樣。

 

19條 從本家收到贈禮

如果本家送你一匹馬時,那麼你務必親自到庭院,親手接下韁繩,然後將牠交給你的侍從。

 

不要叫使者把馬牽到庭院裡或是命令侍從接手「牽馬」等。而且,在宅邸內時,絕不能在御簾後回答問題。做這種事的人被稱爲「笨蛋」(烏滸の者)。

 

不過,即使是本家,根據血統和年齡的不同,禮節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本家年紀還小、沒有權勢、也沒有從他那獲得過恩惠的話,那麼過於謙遜地尊敬會讓人懷疑你有問題。有的時候會做得太超過,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由大家所熟知的優秀青年黨輩來接應。

 

20  對受贈馬匹的處理

當您從他人那裡收到一匹馬時,不要馬上把牠託付給別人,甚至送給其他人。哪怕只有一天也要放在自己的馬廄裡,第二天再交給其他人保管。如果送禮者聽到使者報告說栓在馬廄裡,那麼他一定會很高興。另外,不能連馬匹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拉進馬廄。如果送禮者詢問是否喜歡贈送的馬匹時,信使回復你馬上就把牠送給陌生人,那送禮者一定會很失望,因為無論送殿下什麼禮物,你都不會知道別人送的禮物是什麼,於是產生怨恨。

 

21  騎馬出去時

騎馬外出時,應攜帶「中間」、「雑色」等身分較低的侍從步行陪同。如果這些侍從不在或離開,那要留下年輕、機敏的侍從。

另外,晚上外出時,一定要有年輕侍從陪同(以防萬一)。

除非有重要之事,否則不要於夜間行走。

如果必須在夜間外出,那麼經過喧鬧的地方時,要讓一個身手敏捷的年輕侍從攜帶大刀。

切勿讓「中間」等侍從攜帶大刀。

 

22  年長的侍從

即使是自己親人的僕人,也不要在年長世故者面前不戴烏帽子、只穿內衣。另外,坐在椅子上就不要抖腿說話。行為如此粗魯無禮會被人恥笑、看不起。萬一沒有戴烏帽子,就趕快把烏帽子折下來戴好(折烏帽子,被折疊的立烏帽子,由武士和庶民使用)。儘管他心裡可能會想「爲什麼要爲了我這樣的人拿出如此嚴肅的態度做成這樣」,但內心會認爲「你對我很好」(受到敬重的感覺),回家後會告訴自己的妻子、小孩。

 

23  席次

在必須去很多人聚集的地方時,不要坐得太上位,也不要做得太下位。要做在合理、適當的席次。另外,如果你坐在地位較低的人下位,他們就會引起騷動,成爲問題。

 

24  與本家同席

決不能與本家同席,應該坐在不相鄰的地方。另外,如果因為座位順序太低而不方便,即使是特殊場合,即使地位較低的人坐在上位,自己也應該坐在與本家分開的座位。

 

25  麥飯

吃麥飯之類等下人吃的東西時,要躲起來吃避免被人看見。但是,如果只有家人的話,就不用擔心了。

 

26條 在人前喝水

不要在人多的地方喝水。無論如何都想喝的時候,就在不顯眼的地方喝吧。但是如果其他人在一起、開心地喝水時,那就拿土容器來、自己也喝一點吧。不過不要喝太多。會像個傻瓜。

 

27  魚或鳥的食用方法

出現魚或鳥類料理時,不要太過誇張、按照禮節地吃。也不能因此而咬斷鳥的翅膀或用舌頭舔它們。這樣很沒男子氣概。應該適當地食用它。

 

28  狭小的座位

在狹小的空間裡坐在本家前面是不禮貌的事。如果座位寬敞的時候是沒問題;但如果因為禮節導致空間太過擁擠時,若無必要之事就不要再擠進去了。

 

29條 髒污的座位

在本家面前,不要擠進髒污的座位。這是愚人做的事情。但是酒席的情況不用在意。

【注】和28一樣的話嗎?

 

30條 生鏽的刀

不能把生鏽的刀掛在腰上。在主君或父母召喚的時候,拔出生鏽的刀來參拜的話,會被認爲是輕視的傢伙。首先,武士不能讓大刀和刀生鏽。無論何時、會發生什麼事情,都要時刻保持警惕。

 

31條 卑賤的行為

如果想在周圍有人的地方吐口水,就要堵住嘴,揹着座位,吐在榻榻米紙上。唾沫星子往遠處吐,是令人不快的行爲,也是壞事。

 

無論對什麼事都不要做卑鄙的事。幹那種事,終究會被人瞧不起的。絕不能做出大聲笑或總是把膝蓋撓起來、不認真玩耍等行爲。有眼力見兒的人,會覺得沒什麼好看的,很可恥的。也就是說,懂得這些事情並行動起來的是年輕的大人。

 

32  出現在別人面前時

當你出門在別人面前時,要經常照鏡子、整理你的衣服、翻好你的衣領,多花點工夫打扮一下。外出時要化妝、入座時要有禮貌、切忌鬆開衣領。否則別人會輕視你、誠實的人會嘲笑你。在家人面前你想怎麼隨便就怎麼隨便,但出去的時候千萬不能如此。

 

33條(汙損無法翻譯)

 

34  嚴肅的人

對於一個極其嚴肅的人來說,當要和其他人打鬧玩樂時,若仍表現出死板板的禮貌是不好的。如果人們聚在一起吵吵鬧鬧時,你仍表現得正正經經,反而會被別人認爲你在裝模作樣,而拒絕你的招待,如此會讓你感到不愉快。

在這種情況下,你應該表現得開心、輕鬆一點。無論如何、無論何時,你都應該根據場合隨人隨俗表現行事。

 

35條 宴會上的發言

在宴會上,絕不能讓別人聽到以自我爲中心、卑劣的言語。光是自己嬉戲、胡言亂語,耳朵尖的人也會瞧不起的。

 

36條 穿著

說到穿什麼衣服,自己的穿著和普通人一樣就好。穿別人不穿的衣服是不好的,因為它太過顯眼、讓人覺得奇怪。不要穿精緻講究或引人注目的衣服。另外,年輕時穿太老氣的衣服也不好;年老時穿年輕人的衣服也會很突兀。還有也不應穿著佛寺侍從稚兒或武士侍從喜歡的衣服。總之普通的就好。

 

雖然是年紀大的人,但是可以穿有花紋(目結)、ヨメカケ、各式捲染、コトウカリ這樣的衣服。

 

年輕人不宜喜歡與自己年齡不相稱的直垂、綾的淺黃或白色的直垂、香染、柿染等。

 

37條 過於拘泥禮節

過分遵守禮節,過分講究衣着也不好。烏帽子不要太高。好的過去,不好的過去,都會被人看見。知己知彼,自取其樂。

 

38條 擺在人面前的東西不能吃

無論多麼雜亂無章的坐席,都不能吃擺在自己面前的酒、下酒菜、餅乾等。

 

39條 僕人的衝突

要十分小心,不要讓偶然在路上遇到的僕人與自己的僕人發生爭執。

 

40  未出勤的家臣

對於未出勤的家臣,不應馬上責怪。如果他是在訴苦或埋怨,那你應該徵求經驗豐富的家臣意見並據以應對處置。

 

41條 酒醉回家時

喝醉了酒臉紅的時候,不要走大道。醉酒後從外地回來時,要麼等到天黑,要麼安排車輛等乘坐回家。

不過是鄰居的話,就沒什麼可擔心的。

 

42  人前面的狗

不要射殺在人前的小狗(因為可能會誤擊中人)。

 

43  別人的農作物

切勿踩踏他人的農作物並損壞它們。這是無法無天的。

 

日文白話翻譯內容取自下列網站

https://kakuyomu.jp/works/1177354054886393517#author-information

本中文翻譯為筆者不專業翻譯,若有錯誤敬請指教

鎌倉幕府人物介紹(二):宗尊親王(中):逐漸具有鎌倉殿自覺的皇族將軍──宗教方面

在文章中有談到宗尊親王抵達鎌倉後的事蹟,那麼接著本文來說明宗尊親王在鎌倉時的主要發展及其影響。

宗尊親王在歷史上留下最多資料的莫過於和歌,彷彿作爲征夷大將軍的任務是以和歌爲中心進行的;另外除了和歌之外,也留下許多作為將軍管理供奉人的紀錄,此外史書上似乎看不出宗尊親王從事其他什麼活動。

或許是因為宗尊親王到達鎌倉時年紀還小,也或許幕府本來就當親王只是傀儡要架空將軍而已,又或許是因為有藤原賴經謀反事件的前車之鑑,北条氏開始限制將軍權力的發展;此外當時幕府已有執權、連署、評定眾、侍所、問注所等組織,運作制度已然成熟,所以幕府方面的政策不需要也不希望將軍參與。因此宗尊親王作爲鎌倉將軍的活動只得轉而將注意力放在與政治較無關的宗教活動、文武技藝等方面上,而另一方面宗尊親王也只能藉由御家人的這些活動來提高將軍的威嚴。

 

(一)   宗教方面主要的權限──統轄供奉人

對於鎌倉幕府的宗教祭祀活動而言,宗尊親王只參與和「將軍職」有關─鎌倉幕府的宗教精神核心鶴岡八幡宮和伊豆、箱根權現神社,即所謂的「二所」(還包含三嶋神社)相關的祭祀;其中年度會例行參加的宗教活動主要是鶴岡八幡宮年初正月的參拜及年中8月的放生會、二所參拜精進始儀式。

 

而幕府權力在由北条氏掌握之下的宗尊親王,作為征夷大將軍參與宗教活動的意願當然仍被重視,不過實際上祭禮本身如儀式日或祭祀的內容並不會真正反映將軍的意思;作為將軍只能在選擇參加這些活動的供奉人上反映將軍的意思,也就是說將軍實際能參與的權限僅限於供奉人統轄方面而已。而似乎是基於對宗教的敬仰,宗尊親王對於僅存的供奉人選定小小權力仍相當重視宗尊親王會親自選定鶴岡八幡宮參拜、放生會和二所參拜的供奉人外,也會要求閱覽參加祭祀活動的供奉人名單(散狀)加以確認*。此外,除了前述的重點宗教活動外,對於一些特殊儀式活動也會親自選定供奉人,例如:建長八年(1256年)15日選定參加北条時賴御行始儀式的供奉人─為宗尊親王第一次親自選定供奉人、同年820日北条政村的常業別業初入御儀式、正元二年(1260年)41北条重時入御儀式等,也選定參與其活動的供奉人。

*建長四年(1252年)814日,點檢參加放生會參宮供奉人的散狀、建長五年(1253年)717日,看見參加放生會的供奉人散狀、文應元年(1260年)78日點檢參加小侍所清撰的放生會供奉人等。

 

不過,有時候即使選出了參與祭祀活動的供奉人,被選定的供奉人也開始出現申請不參加活動的例子,他們的理由有「灸治、「輕服等和身體狀況有關(《吾妻鏡》(1253717日條)。此外,還出現「鹿食的理由(《吾妻鏡》康元元年729日條),大致上以「不符合神事爲由提出辭職。會出現這樣的原因可能與寶治元年(1247年)寶治合戰及建長四年(1252年)的將軍交替等幕府內部混亂的影響有關。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逐漸成熟,宗尊親王可能開始有自己作為「將軍」的意識,不管下面御家人之間的矛盾如何開始整頓征夷大將軍作爲祭主參與祭祀儀式的威儀。

例如《吾妻鏡》正嘉元年(1259年)1218日記錄,向宗尊親王呈報與放生會同樣受到重視的二所參拜供奉人一覽時,以「悉可加催促」(「悉數催促」)爲由,命令一覽中記名的全體供奉。上述宗尊親王的命令在《吾妻鏡》中紀錄為「今度儀似被始例」。宗尊親王親自確認供奉人名單此舉是藉由命令出席的程序,防止御家人不參加祭禮。從結果來看,雖然違背了宗尊親王或執權周邊人士的意願,但沒有減少供奉人的辭職,可以說宗尊親王對祭祀場所的整頓有一定的權限,並行使了該權力。

在這種情況下,正元二年(1260年)616日改由當時的執權北条長時向宗尊親王確認供奉人員的意願(《吾妻鏡》),這可能是爲了減少將軍對各個供奉役命令的迴避感。

 

又如《吾妻鏡》文應元年(1260年)76日曾紀錄:宗尊親王特別向北条實時和北条時宗詢問去年8月未參加放生會參宮供奉儀式的人不過兩人請二階堂行方代為轉交謝狀,信中說明原因不方便,最終北条時賴阻止此事繼續發展下去,進而78日宗尊親王親自確認同年放生會供奉人的名單(《吾妻鏡》同年條);之後更命令要增加放生會隨兵(《吾妻鏡》弘長三年(1263年)727日條)等。

 

到了隔年,文應二年(1261年)19歲的宗尊親王對於宗教活動上有更多的想法被史書紀錄下來,例如:13日下令趕緊報告17日要參加鶴岡八幡宮參拜的供奉人名單、同月26日向小侍所下令趕緊報告下個月7日宰子要參拜鶴岡八幡宮的供奉人;同年42日催促參加北条重時極樂寺宅邸入御的供奉人名單,並下令服裝為直垂、立烏帽子。而宗尊親王對於當年的鶴岡八幡宮放生會似乎開始也有自己的想法,開始安排儀式中的各個供奉人選,例如:617日選定參加放生會參宮的供奉人、729日指定參加放生會迴廊待命者人選、83又下令放生會時,由北条(大佛)時忠帶兵和北条(金澤)顯時穿布衣供奉。

由以上種種紀錄可見宗尊親王除了重視宗教活動之外,宗尊親王也相當重視宗教活動中身為征夷大將軍所賦予的權力。 

(二)   幕府權威順勢提升

建長四年(1252年)414日,宗尊親王首次參拜鶴岡八幡宮,作爲隨兵供奉的金澤實時、佐原光盛沒有穿盔甲,而是穿著布衣供奉

在此之前到藤原賴嗣將軍爲止,爲了展現作爲將軍的威望,御駕的供奉人是穿著盔甲的武士,但是宗尊親王的御駕似乎已經沒有必要,所以根據情況選擇服裝。由於是天皇的皇子,故不須藉由服裝刻意展示威信便足矣。

 

建長四年(1252年)97日,作爲祈禱宗尊親王恢復健康的恩賞,授予隆弁美濃國巖瀑布鄉並任命為權僧正。歷代將軍雖然擁有僧侶的官職推舉權,但作爲對將軍的祈禱獎勵,並沒有授予官職。以往幕府將軍的佛事不屬於國家佛事範圍,故在幕府工作的僧侶若想要獲得僧位、僧官,除了參加皇室、朝廷相關的佛事或繼承別人的獎賞之外,別無他法。

但是隨著親王將軍的到來,幕府將軍的佛事被提升為相當於國家等級的佛事;參加親王將軍的佛事等同於參加皇室的佛事,因此可以獲得官職。

 

由此可看出北条政子和北条義時在源實朝去世後想要親王將軍來到鎌倉的遠見及其意義──將幕府的權威提升至朝廷的水平。雖然鎌倉幕府政權只被單純的認為是獲得承認的地方政權,但幕府針對不管是表面上或實際上的運作制度都希望能與國家等級的朝廷相當,以被大眾認可為與朝廷平起平坐的政權。

 

(三)   奉幣使問題──探討宗尊親王是否擁有宗教實權?

雖然前面說明宗尊親王的到來幫助幕府提升威權,但一般對於北条得宗專制的印象,會認為自攝家將軍以後的將軍都被北条氏架空成為「傀儡將軍」,因此同理一般認為宗尊親王在宗教方面的權力也遭到架空,其中一個常見經典的例子為

 

1.建長四年(1252年)416日取消將軍參加鶴岡八幡宮臨時祭,改由奉幣使代之

《吾妻鏡》建長四年(1252年)416日,當年鶴岡八幡宮的臨時祭原本照例都是由將軍向神明供奉祭品、完成參拜,但幕府今年開始將其改由使者(奉幣使)代為供奉、參拜。幕府方面給的理由是,親王出行不便,不宜親自參拜。因此有人便由此認為,宗尊親王成為名義上的鎌倉祭祀負責人,可說除了政治方面外,就連在宗教方面將軍的權力也遭到傀儡化。

 

不過筆者至網路上查詢《吾妻鏡》此條原文如下:

「前将軍必有御参宮。於向後者、被止其儀。御奉幣者、可被用御使之由治定。是親王行啓不可輙之趣。」

其翻譯如下:

「建長四年(1252年)四月大十六日己巳,天氣晴朗。關於今年的鶴岡八幡宮臨時祭,33日和43日兩天都沒有舉行。3月因爲前將軍三位中將藤原賴嗣的服喪而延期了。4月因爲現在的將軍最近來到關東,所以延期。因爲沒有祭祀,所以不能說沒有上天生氣的禍事,所以囑咐要儘快舉行。今天命令陰陽師占卜了好日子。每次臨時祭時,將軍都會參拜,但今後就到此爲止了。決定代參奉幣。考量到親王的安危,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

 

首先,幕府應當係僅針對鶴岡八幡宮的「臨時祭」才不須由宗尊親王親自參加,而臨時祭並非每年固定會舉辦的祭典,其舉辦原因主要為社寺遇有遷宮、天皇即位或行幸、國家遭遇危機等時;或是自平安時代中期以後因天皇發願而成為神社每年以後固定要辦的祭典,但大部分到了室町時代也中斷。而臨時祭時,身穿麴塵袍的天皇每年都會派遣敕使,奉納祭幣、歌舞、走馬等,祈願天皇寶祚和皇統長久。筆者認為一來考量其並非例行的祭典,似乎沒必要由宗尊親王親自參加才行;二來考量親王本身即皇族,由其擔任祭祀代表似乎也怪怪的。日本學者竹原康弘認為幕府是因為有關親王行啓的先例積累不足才做此變更決定。

筆者則認為幕府係考量當時宗尊親王才剛於當月1日舟車勞頓到鎌倉,而且年僅10歲又生病,所有事情恐怕都尚未安頓下來,為避免小孩勞心勞累而做的安排。

 

2.二所參拜

另外從第一點說明中,史書紀錄宗尊親王除了當時身體不適外,每年幾乎都會參加鶴岡八幡宮正月的參拜、年中的例祭和放生會及二所參拜精進始儀式

這裡必續先叉開說明一下宗尊親王的二所參拜情形。宗尊親王在正嘉二年(1258年)以前都是由奉幣使代為前往二所參拜,而其本人則都有一直參與二所參拜儀式前一個月的精進始儀式。那麼為何會這樣呢?

一般觀點可能認爲又是一個將宗尊親王權力架空為傀儡將軍的例子。對於源氏將軍之後的將軍,北条氏採取「擁立年幼的將軍,等到將軍長大後就會廢除」的模式,例如龍肅氏便認為:由於害怕將軍和御家人之間關係變得密切,在一段時間內不讓將軍前往參拜。

 

然而,日本學者竹原康弘則認為可能是因爲二所參拜日程長達5天左右,才為幼年時期的將軍安排奉幣使代理參拜。而且宗尊親王之前的攝家將軍藤原賴經在11歲─安貞二年(1228年)─之前也並未直接參拜寺社以奉幣使代之。年幼的將軍可能無法承受二所參拜如此長途的旅程,且針對年幼的皇族將軍在移動過程中幕府也必須很謹慎,因此為避免過多的手續以及麻煩,故在幼年時期安排奉幣使代理,不讓幼年的宗尊親王前往二所參拜恐非幕府的本意。

 

3.小結

回歸正題,宗尊親王在宗教方面仍有一定程度參與其中,其雖僅被幕府授予一點點權限(統轄供奉人),但是作為征夷大將軍得宗尊親王仍是克盡本份地參與並重視這些必要的祭祀活動,而且隨著年紀的增長,參與程度似乎也漸漸增加。總而言之,從以上種種宗尊親王的行動來看,日本學者認為宗尊親王其實是具有「鎌倉殿」之自我意識的──亦即在宗教方面上具有擔任「通過祭祀、祈禱維持秩序者」之自覺,並自發性地行動,故作為將軍的宗尊親王並非完全任人擺佈─起碼在宗教方面上是如此。

另外,筆者認為在探討宗尊親王在幕府時期的權力問題時,必須考量到以下二點背景:宗尊親王當時的年紀以及他的身分為皇族。宗尊親王來到鎌倉時是位年僅10歲的小孩,本來就還不諳事務,因此許多事項均由幕府幫他決定也並非無理,加上他是後嵯峨天皇的長子,幕府當然會更慎重小心地好好對待第一位來到鎌倉的皇子將軍,如此也可以避免朝幕之間關係發生變化。

(四)   小侍所管轄權問題

前面說明了種種宗尊親王在宗教方面的影響,幕府方面也不是都照單全收,例如參與儀式的供奉人請假、文應元年(1260年)76日宗尊親王向北条實時和北条時宗詢問去年未參加放生會參宮供奉儀式者的事件。在宗尊親王漸漸長大、慢慢形成具有鎌倉殿意識並開始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雙方或許也漸漸開始有所衝突,而這其中衝突的關鍵點便在於供奉人的管轄權。由於選定宗教儀式的供奉人和催促其參與儀式為將軍所屬的小侍所的權限,因此將軍與幕府(北条氏)的衝突點便在於此。不過在說明衝突前,先叉開介紹一下「小侍所」這個組織。

 

1.小侍所簡介

小侍所是設置在鎌倉幕府、室町幕府的機構之一,作為將軍身邊的近侍負責管理御家人的值宿、供奉,總管將軍及其御所的警備。鎌倉幕府以「別當」爲首長。第一代別當為北条重時。

 針對承久元年(1219年)第3代將軍源實朝被暗殺後的反省,爲了新將軍九條三寅(藤原賴經)的警備,於同年728日從侍所分離新設置「小侍所」。

在鎌倉幕府,別當的任命以北条氏有力人士為主,其下設置所司等各種職務。小侍所製作了「番號簿」,以此爲基礎,選定相當於每天值夜班的番號或將軍外出時的供奉人,並催促、管理他們。在選定這些職務人選時,除了重視世世代代侍奉幕府的東國御家人一族這一家世外,還要考慮是否精通弓馬、蹴鞠、管絃等各種技藝,因此被選定爲該職務是光榮的。

另外,在小侍所中有一特殊的例子,就是「陰陽師」也是成員之一。源實朝被暗殺時根據後鳥羽上皇的命令剝奪職位、實際上被驅逐的源實朝近侍的3名陰陽師(安倍泰貞,安倍親職,安倍宣賢)爲小侍所成員爲先例,爲將軍和幕府舉行陰陽道儀式。這3人在承久之亂中也爲鎌倉方面的勝利進行了祈禱,與亂後來到鎌倉的安倍國道和惟宗文元一起奠定了鎌倉陰陽師(關東陰陽道)的基礎。

 

2.北条時宗突然就任小事所別當

小侍所於承久元年(1219年)設立以後,出勤的御家人選由小侍所負責。前面提到,小侍所歷代別當由北条氏獨佔,將軍近侍的人事權掌握在北条氏手中。然而宗尊親王來到鎌倉後,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逐漸了解到征夷大將軍的象徵,多次選定供奉人並敦促其遵守出席;此時的小侍所別當為北条一門金澤(北条)實時,兩人之間似乎還算協調並無衝突。

不過,此一平衡狀態一直到文應元年(1260年)2被打破:北条時賴的兒子──北条時宗不管當時已經擔任別當的金澤實時,也強硬讓自己就任小侍所的別當;而此時北条時宗年僅9歲。

 

3.背後可能原因─有關小侍所的人事權之爭

文應元年(1260年)2月,北条實時已經是負責管轄將軍供奉人的小侍所別當了,而在此之前小侍所別當也不是複數設置的職位,但北条時宗此次的就任相當於開啟任命複數別當的慣例。

據說,這是爲了將北条時宗就任第二別當一事正當化、慣例化的手段。北条時宗不管當時已經有一位別當,打破制度突然即位,這一點背後的動機就非常引人聯想,讓人猜測北条時宗此舉是否是要與宗尊親王爭奪小侍所的將軍供奉人管轄權。

不過另有一說認為,北条時宗此時進入小侍所或許是其父親北条時賴爲了讓將來成為執權的他累積從政經驗所做的安排。而北条實時也是一位深思熟慮、富有教養的人物,故交由其帶領確實有一定道理,北条時宗之後也被認爲是在北条實時的指導下陶冶性格。

雖然一般會認為北条時宗此舉是在奪回北条氏原本所屬的將軍近侍人事權,重掌主導地位,不過史書上在北条時宗擔任小侍所別當後,也並未有與宗尊親王發生衝突的紀錄;因此不能因為北条氏先前有藤原賴經成年後被驅逐的事例,就斷言北条得宗此舉是在小侍所的統轄供奉人相關人事權上與宗尊親王起矛盾、衝突。另外題外話,宗尊親王是北条時宗的烏帽子親;康元元年(12562月北条時宗(5歲)元服時由宗尊親王賜予其偏諱「宗」字,故二人關係亦不至於太差。 

參考資料:《對親王將軍時期鎌倉幕府的祭祀、祈禱進行考察》竹園康弘,2014

北条泰時當權時期重大事件一覽表

北条泰時擔任執權期間( 1224 年 6 月至 1243 年 6 月)也並非完全如一般印象的泰平、順利,發生事件條列如下。因此筆者先前的文章才會介紹一些看似不相關、不起眼、令人摸不著頭緒的主題,便是在挖掘當時候的事件、盡可能地還原當時候的世界,讓大家更了解那時期的歷史。 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