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令的先驅──文永四年追加法

一、前言

文永五年(1268)正月1日,蒙古使者潘阜持國書抵達大宰府,閏正月5日第一封蒙古發過來的國書被送到鎌倉;這一封國書猶如掉進池塘的一顆石頭,在日本國內引發一陣波瀾騷動。但今天我們要談的不是這封國書,是要把眼光往前拉回蒙古國書抵達日本的前一年,幕府在評定會議中訂定了二條有關土地買賣和轉讓的重要法令;這二條「追加法令」*被記錄在《關東評定事書》文永四年(1267年)1226日的條目中,目前我們看到的文書是來自「六波羅御教書」由北条時輔方面出具的文書。

P.S.在《御成敗式目》以後幕府所訂定的法令,稱為「追加法令」。

二、條文內容

(一)原文

「条 文永四年十二月廿六日評定

一 以所領入質券令売買事

右、御家人等、以所領或入質券、或令売買之条、為佗傺之基歟。自今以後、不論御恩・私領、一向停止沽却并入流之儀、可令弁償本物也。但非御家人之輩事、被載延応制之間不及子細歟。

一 以所領和与他人事

右、閣子孫、譲他人之条、結構之趣、甚非正義、不謂御恩・私領、向後可被召彼和与之地也。但以一族并傍輩子息、年来令収養者、非制之限焉。

   陸奥守殿

   相模式部大夫殿」

(二)翻譯

「一、領地抵押、買賣規定:

御家人們將領地作為抵押或是買賣是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從今以後,不論御恩的領地或是私領地,一律停止抵押或出售土地,而且透過歸還「本物」(即「貸款」)即可以收回抵押品。但是,對於非御家人(領地抵押或買賣)事,由於「延應制」*中已有規定,故不受理異議。

一、    贈與領地給他人規定:

把領地贈送給別人而非自己子孫的目的意圖是非常不正義的事。從今以後可以沒收贈與他人之地─不論是御恩的領地或是私領地。但是,對於家族成員、旁系的子女以及收養多年者,則不在此限。」

附註:

第一條的「延應制」應是指「新編追加」145的延應二年(1240年)425日規定的「庶民不可買賣領地」一事。它禁止「庶民」、「武士以上但非御家人者」、「山僧」與御家人的領地有任何關係。

(三)探討

1.法令重點

雖然對原文進行了翻譯,但是大家或許還是對法條的真正意思沒那麼明瞭,因此先來說明一下。首先第一條有幾個重點:

(1) 從今以後,一律禁止抵押或出售土地。

(2) 如果償還貸款(「本物」),那麼就可以收回抵押或出售的財產,這裡的「財產」應當是指「土地」。而這條亦即意味著免除利息的償還。

(3) 當然以上規定適用的對象限定於「御家人」,非「御家人」不在此限。

第二條的重點在於:

禁止土地無償轉讓給與自己無血緣關係的人,而且違反規定的話可以沒收土地。

雖然沒有明說這條規定的適用對象是誰,但從條文內容中的「不論是御恩的領地或是私領地」可推測此條應當也是限定於「御家人」,因為非御家人不會從幕府那裡獲得御恩的土地。

2.與《御成敗式目》條文之競合

有關土地買賣的問題,幕府於貞永元年(1232年)訂定的《御成敗式目》中即有相關規定:

「第48禁止買賣領地之事宜

『御家人』將從祖先世世代代累積獲得支配管理的領地(「私領」)變賣,這是沒有問題的,然而若是自幕府將軍授予獲得的土地,作為恩賞則禁止買賣,如違反此規定者,無論買方還是賣方都要處罰。」

由此可見,《御成敗式目》將「御家人」的土地買賣給予部分許可,其區分合法與非法的標準端看交易標的是「恩領」還是「私領」。但上述「追加法」的第一條卻規定無論「恩領」或是「私領」之交易一概予以禁止,顯然牴觸《御成敗式目》。此次「追加法」適用的範圍較《御成敗式目》更為擴大,想必幕府受到必須極力遏止土地交易的壓力,至於是受到什麼壓力,待後面詳述。

3.德政令之先驅

先不論以上「追加法」的內容如何,但這二條法令的出現可謂目前所知幕府法中最早出現有關御家人間所領移動及借貸關係契約廢除的法令,比之後出現、廣為人知的《永仁德政令》早出現了30年,因此可謂「德政令」之先驅。

所謂「德政」,源自於古代的天人思想;當時的民眾認為發生天災或瘟疫是因為當政者的失德,因此執政當局實施救濟貧民的政策或宗教神事活動(儀式執行及其財源所在地的保障)、訴訟處理等救濟措施(仁政)以消弭失德,也被稱爲「新制」。

「德政令」在日本中世則特指當局制訂限制或禁止土地變更(交易、轉讓等)、要求債權人或金融業者等放棄債權(免除債務)等方面的法令規定;其主要目的在於透過無償返還已出售、抵押的土地、順利處理所領及債券債務相關的訴訟(雜訴)等,以恢復舊體制。一般認為,永仁五年(1297年)的《永仁的德政令》是幕府正式第一次發布的德政令。

4.與後面的「永仁德政令」有什麼不同呢?

雖然文永四年的「追加法」的宗旨是徹底的,但法令規定的對象終究是「御家人」,似乎沒有規範到「御家人」所領向「非御家人」移動的狀況。

另一方面是可以藉由「本物的賠償」使債務契約解除;與《永仁德政令》相比,這次的追加法相較溫和,只有「利息」的部分成爲被免除的標的。以「德政令」的觀點來看稱不上完整,仍有不足之處。有關《永仁德政令》的內容,由於偏離本篇主題,故留待筆者之後另篇討論。

三、立法目的

(一)時空背景

那麼回過頭來討論,為什麼當時幕府要突然發布這二條追加法令呢?這必須從當時的時空背景來看。

 1.御家人經濟窮困

其實追加法第一條即開宗明義的說了原因:「御家人們將領地作為抵押或是買賣是導致貧困的根本原因。」

在當時,御家人因為種種原因不得不將先祖誓死奮鬥獲得的土地抵押或賣給其他人,導致社會上逐漸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不論是「御家人之間」還是「御家人與非御家人之間」都出現了兩極化的現象。至於是什麼原因導致御家人被迫將土地抵押或賣給其他人呢?接下來說明。

2.貨幣經濟的滲透──宋錢的流入

自日本列島上首次出現一個真正的國家(以「日本」為國號),亦即通常被稱為「律令國家」的古代國家,便是以「水田」作為國家制度的基礎(除了北海道、沖繩、東北北部之外),也就是說它在制度上是以對土地的課稅來支撐國家的經濟。

而中世鎌倉時期自然也承襲自古代的制度,仍然以「土地」為本位,因為沒有什麼強烈的外在因素迫使當時社會要改變原本的生活模式,此乃古今皆是的人性;不過這個狀況到了12世紀中葉開始中國宋朝的錢幣流入日本後開始慢慢改變日本的社會。

隨著日宋貿易往來日漸熱絡,宋錢逐漸流入日本市場,日本的經濟體制逐漸產生變化,尤其民眾的日常生活來說最有感。

由於中文世界對於日本中世人民真實的生活情況如何,並沒有太多資訊可供參考,因此以下為筆者在翻閱查詢相關書籍*後,拼湊、想像當時(12世紀後半到14世紀)一般民眾的經濟生活模式。

當時日本的納稅制度仍是沿襲律令時代,以「水田」作為賦課稅務的單位,徵收年貢、公事等租稅,而其中年貢就是以米、絹、布或鐵、鹽實物為主(但是以「水田」為基礎單位,例如:水田一町需繳納絹二匹、田地一町反徵五兩的鐵等)。也就是說,在宋錢流入日本以前,人們利用生產出來的作物(米、絹、布或鐵、鹽等)除用作上繳納稅以外,其他則以這些實物交易獲取其他無法自給的日常必需品,例如:稻米5升可以換布二匹;簡言之,市場交易中衡量物品的價值單位是以「水田」為基準,即所謂的「土地本位制」

但是當貨幣進入市場以後,除了繳稅仍是以實物外,其他日常所需物品則必須藉由賣掉作物以獲得錢幣,再使用錢幣購買無法自給的必需品。當然到了貨幣流通興盛的後期,租稅的徵收也漸漸改為徵收錢幣的方式(年貢代金化)。

而且因為日宋貿易熱絡導致舶來商品在日本市場中快速充斥,獲得日本社會青睞因而買氣刺激、需求大增,但是要用來買這些東西的錢,人們只能藉由土地上生產出來的作物或是甚至販賣土地來換取錢幣,而這些「土地」和「作物」的生產量原則上都沒有改變。以現代來比喻,你所賺的薪水(土地及作物)沒有增加,但想購買東西的開支需求卻增加了;因此當支出超過你所賺的錢後,你就得拿你的家(土地)當作擔保抵押出去借錢或是賣掉以換取金錢,最後導致你失去賺錢的來源(土地及作物)。

雖說為了買舶來品而賣掉土地的例子恐怕是有點極端的例子,多數正常人應該不會傻到把生財的工具賣了只為取得娛樂商品。但是做為第一級產業的生產者,其生計必須看天氣吃飯,若當年度遇到天氣異常等狀況導致作物歉收時,而日常必須的生活開支還有上繳的稅物都仍維持的情況下(不談免稅政策的情況),由於你沒有作物能夠販賣,此時你恐怕不得不向金融業者抵押土地來借錢或是變賣土地度日。加上當時的利息不像現在那麼低(5成為基本起跳),以現代人來看古人各各都是放高利貸者,因此人們會陷入雪球(欠債)越滾越大(以債還債)的局面,進而導致窮困潦倒、家破人亡的局面。

總而言之,筆者認為由於「農作物」生產的不穩定性、「貨幣」的數量多寡以及「商品」的稀有性這三大因素,會導致市場上「物價」的波動,進而影響御家人們的生計。

不過再次強調,以上是筆者在參閱書及和相關資料後,認為當時(12世紀後半到14世紀)一般民眾的經濟生活模式。由於一般日本歷史書籍或文章上在介紹這一段時,常常只有簡單短短一句話「因為宋錢的流入導致御家人生計困難、窮困潦倒」就說明完了,令筆者非常困惑。或許囿於當時史料及篇幅的限制,書上沒有多加詳細說明箇中緣由,不過就連日文資料中也很難找到當時到底有「多少御家人」窮困潦倒?而究竟又是剩多少土地或欠了多少債務才算「窮困潦倒」?等等當時真實情況的資料。對於筆者而言,如果無法解答以上疑問,簡簡單單一句話無法說服筆者;因此筆者只得在盡可能查閱相關書籍、了解日本中世的生活狀況後,推測出當中實際的緣由。 

3.分割繼承制的影響

在說明「分割繼承制」之前,必須先說明當時武士團們的家族制度──「總領制」

鎌倉幕府由御家人組成,而每位御家人有各自所屬的武士團,以「一門」稱之。一門當中的首領通常由宗家(本家)嫡子擔任,亦即家族首長,稱為「總領」;總領以外的分家弟子們則稱為「庶子」

將軍與御家人基於御恩及奉公的形成主從關係,此時宗家之長「總領」便是一門的聯絡窗口;將軍保障的土地(所領安堵)、分派之義務、稅賦等都是經由「總領」分配給「分家」。例如:幕府會統一對「總領」進行課稅,總領則會再將納稅義務分配給庶子;發生重大事件或戰鬥時,「總領」會召集本家及庶子們,領導家族一起戰鬥。這種由總領支配庶子的家族制度,稱為「總領制」。

而在繼承土地或財產時,則是採「分割繼承」,亦即家族每位子弟人人都有分。由於祖先「總領」的土地是固定的、不會憑空多出,因此時間一拉長,越是後代的人所分到的土地勢必越來越少;土地小則生產的作物少,那麼能賣得的錢也一定少,導致很難維持日常生活開銷,因此出現變賣土地借錢的現象,最終御家人土地經濟崩潰、政權基礎動搖。因此當時採用的「分割繼承制」導致所領細分化則必然使代代之後的子孫窮困潦倒。

4.蒙古襲來當前

最後再來看看當時的日本國外的局勢。截至文永四年(1267年)日本表面上與中國元朝還沒有正式外交往來紀錄,但是底下民間頻繁的交流(中日海上貿易)或多或少可以獲得對岸中國那邊元帝國之動向,其中之一的消息便是元帝國可能會攻打過來。

為此,幕府必須動員御家人武士們應戰,那麼在此之前必須先讓他們生活穩定下來,穩定御家人的心和士氣,始能召集其勇往奔赴戰場。沒有軍糧,要如何叫士兵們打仗?然而導致御家人們無法生活的原因之一就是土地被變賣或抵押,因此幕府必須想辦法改善御家人們的生活來取得他們的支持。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有了國家內部的支持,才有能力抵禦外敵。而此時幕府想到的辦法就是恢復御家人土地的所有權。

(二)立法目的本質

前面說到,鎌倉幕府是以鎌倉殿(將軍)與御家人之間建立起的「御恩奉公」主從關係為基礎而成立的政權,由於當時仍採取「土地本位制」,因此作為君主的將軍賞賜(拉攏、討好)追隨者最重要的手段便是授予御家人土地(即「御恩」)─任命御家人擔任莊園公領的守護、地頭以從中收稅獲取利益─而這也是當時武士們最重視的部分,因此鎌倉幕府可說是以保障御家人土地農地爲基礎而建立的政權。

然而前述種種原因使御家人們被逼得拿土地出來抵押或變賣始能換到貨幣,以購買東西或支付利息,導致御家人們紛紛失去賴以為生的土地。要穩定幕府,必須先顧好御家人的經濟基礎;沒有土地的御家人無法生存下去,而沒有御家人的支持幕府則無法立足,因此幕府不能允許社會上土地大幅度的流動,以動搖幕府「御恩奉公」制度這個基礎。

簡言之,幕府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基礎,要最大限度保證「御家人」的利益,而當時的經濟架構,便是以土地為基礎的利益;因此幕府不得不通過限制土地所有權流動的相關法律,進而限制貨幣經濟的繼續膨脹。另一方面,御家人也是幕府抵禦外患的中堅力量,時值蒙元即將來犯之時,無疑必須安定御家人的心以穩固他們的經濟實力。應運而生的,就是文永四年推出的恢復御家人土地權利「追加法令」。

四、廢止

如果能夠依據幕府的〈追加法〉免除利息、只償還貸款就能收回土地的話,御家人們當然會很高興,但是相反的作為債權人來說卻是有所損失。不過由於這些債權人應當是利用金錢來發展事業的商人、土倉等金融業者;既然是非以土地維生的金融業者則屬「非御家人」,本就不受幕府管控;既然不是支持自己政權的追隨者,幕府就沒有必要顧慮他們的感受或是討好他們。

但是,脫離幕府控制的非御家人、「惡黨」們的數量及勢力越來越龐大(這也無可奈何,畢竟這是時勢所趨,無法避免),或許幕府也對他們倍感壓力,因此在文永四年推出「追加法」兩年半後,文永七年59日的《關東評定事書》中又再提出將其廢止:

「一 以所領入質券、令売買事

一 以所領和与他人事

右二カ条被棄破畢。早可被存其旨之状、依仰執達如件

 文永七年五月九日  相模守 判(北条時宗・連署)

           左京権大夫 判(北条政村・執権)

  尾張前司入道殿(名越時章)」

不過之後針對所領問題,或許在適應體制發展變化下仍持續衡量新舊利益衝突,故幕府針對此現象仍舉棋不定,反反覆覆地規定、鬆綁又強化土地的政策。

 

文永七年59日(1270 年)法:廢止1268 年法

→文永九年1211日(1273 年)法:除了報恩等以外限制沒有正當根據的贈與

→文永 11 6 1 日(1274 年)法:除了贈與給親族以外的贈與禁止

→弘安七年527日(1284 年)法:放寬規定。默許以履行納稅義務所進行的土地買賣、抵押、贈與

→弘安七年 11 月(1284 年)~弘安八年 11 月(1285 年)左右的法令和弘安九年8月(1286 年)法:禁止買賣、贈與土地給陌生人

l  文永九年1211日評定「贈送他人土地規定」

雖然贈送他人恩賜之地是經過雙方協議的宗旨,但是不能說沒有疑義,必須歸根結底、審究其來歷,如是爲了報答多年的芳心、抑或爲了謝罪當時的盛情、抑或以前的契約中隱約無可辨識者,就不進行審理。但如果沒有親暱的根據,就應該沒收贈與的土地。(略)

l  文永十一年61日評定「贈送他人土地規定」

(將土地)讓給子孫以外的其他人,這企圖目的不能說不是奸詐的策略,因此從今以後,無論贈與的是御恩的土地還是私有土地,都必須沒收。但如果受贈的對象是兄弟伯叔侄女等近親則不在此限。另外身邊侍從或遠親子弟等收養來撫養多年的孩子,也不受理。

l  弘安七年527日「販賣、抵押土地以及無償贈送他人土地規定」

御家人等將土地出售、抵押或贈與他人時,雖說將子細記載在證文上,但有限的公事應由本領主的繼承人完成,並予以處理。至於年貢等,要按分限繳納。

五、結語

最後,筆者認為,由於無法得知文永四年至文永七年之間有多少御家人因為此追加法令而收回多少土地、緩解御家人的窮困,因此無法得出此追加法令的效果如何。

另外筆者認為,幕府在面對「貨幣」這種新興型態的交易媒介出現所產生的一連串問題時,幕府思考的不是如何面對它、了解它、接受它、再想辦法與舊制度協調、融合以應對之;幕府反而是走相反的守舊路線:否定新東西的出現並強行恢復為原本體制──禁止貨幣出現以確保原本的經濟模式能繼續運行。若將時間軸拉到後面來看,幕府不願與時俱進接受「貨幣制」、仍死守「土地本位制」,也是導致最後自身滅亡的原因之一;這點可作為歷史借鏡,值得我們深思。

鎌倉幕府人物介紹(二):宗尊親王的生涯(終)──回到京都後的餘生

 一、   終──回到京都後

依據《外記日記》、《五代帝王物語》宗尊親王720抵達京都後,父親後嵯峨上皇、生母准后棟子或許是因為忌憚幕府的威懾,不敢與宗尊親王接觸、見面,以免被幕府認定有任何關聯、被打成謀反敵人,因此斷絕關係、謝絕謁見。由此可見當時的朝廷有多怕幕府,已經到了必須看幕府的臉色來過日子了。

歸洛後第4724,朝廷發佈宣旨任命3歲的惟康王為征夷大將軍,鎌倉第七代將軍誕生。新任的傀儡將軍是位小孩。宗尊親王可能已經預見了自己孩子未來會經歷類似的命運,故還留有吟詠惟康親王的和歌(《竹風和歌抄》「子」)

果不其然,23年後的12899,惟康親王在26歲時和父親一樣被撤換將軍職位,不得不歸回京都。

大約3個月過後,返回京都後當年109幕府的態度變緩和,宗尊親王能夠從北条盛時宅邸搬到過去曾撫育過他的承明門院的土御門殿舊址(萬里小路殿)

或許是幕府身負強加罪責予無辜之人的羞愧感,此後積極恢復宗尊親王在朝廷的地位。幕府首先於112讓正室近衛宰子及其女兒掄子返回京都。116幕府派遣的使臣武藤景賴、佐佐木氏信抵達京都後,將5處所領土地獻給宗尊親王,因此與父親後嵯峨上皇及生母准后棟子斷絕的關係得以恢復。1117近衛宰子及掄子回到京都。1216回到京都後的宗尊親王終於能夠參拜後嵯峨上皇,親自見面。

《增鏡》記錄:「經常去院裡參加活動,人們也來參加、玩樂。」

從這一記述來看,似乎沒有看到宗尊親王在朝廷中被限制的樣子;或至少在當年年末以後已經能夠正常生活了。

但是不難想像,宗尊親王受到的創傷並沒有那麼輕易地癒合。回到京後,與都城的人們持續交流的同時,宗尊親王的眼界突然大放異彩──京都果然是和歌的世界。宗尊親王整理歸洛後的和歌,編纂為《中書王御詠》。這是收集了文永四年(1267年)春天到8月左右為止的作品集,並請冷泉爲家評審;比起《柳葉和歌集》和《瓊玉和歌集》等作品,更能瞭解宗尊親王的心情,而且秀歌也更多。另外,還編纂了由文永三年(1266年)到文永九年(1272年)左右的定數歌和自歌合組成的《竹風和歌抄》,可以看出歸洛後對和歌的愛好並沒有減少。但與此同時,歸洛後吟誦的衆多詠歌中充滿了訴說無辜的悲愴感,令人感慨其受到的傷之深。

文永四年(1267年)214,據說良基僧正去年從鎌倉逃出後逃到高野山絕食而過世;但《外記日記》則記錄,之後良基的弟子們持續供奉到良基的十三週年忌日,當中良基與宰子結爲夫妻生活的事實被揭露,還有宰子的所領越前國阪北莊被關東沒收的傳聞。《勘仲記》弘安四年閏78日的紀錄,關東向後深草上皇供奉阪北莊,弘安時期被充公的事實。不過事實應該還是良基與宰子並未修成正果。

後來,宗尊親王娶了堀川具教的女兒爲妻,6年後生下女兒瑞子。與前室宰子生下的掄子被授予準三宮、成為龜山天皇的妃子。瑞子也在龜山天皇的庇護下成長,於正安四年(1302年)被授予準三宮女院號。此後,瑞子受到後宇多上皇的寵愛,成爲其猶子,稱永嘉門院;另外,宗尊親王的生母准后棟子已經處於後宇多天皇的「御准祖母」地位。像這樣,宗尊親王身邊的女性們與之後的大覺寺統都有著密切的關係。

文永五年(1268)正月24,為慶祝後嵯峨院長壽隆重舉行了舞樂會。當天,聖護院覺助法親王、梶井門跡最助法親王、月華門院綜子內親王等後嵯峨院的其他皇子、皇女等衆多公卿踴躍出席,其中宗尊親王也是其中一員還很高興地舞樂。雖然不知道宗尊親王在好不容易找回來的平靜日子中是怎麼想的,但這些活動可能為失意的宗尊親王帶來了快樂。但是這一年對於日本來說也是動亂的開始。

同年27,幕府將上個月從高麗國收到的蒙古國國書向朝廷上奏。35執權北条時宗爲應對蒙古來襲,命令西國御家人加強防備,朝廷在神社寺院祈禱,全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緊張感。文永七年(1270年),朝廷寫好了向蒙古的回信,但幕府取消回復此信。

到了文永九年(1272年),蒙古來襲終成事實,北条時宗趁此時加強應對及整頓體制,就是所謂的「2月騷動」。北条時宗掃除了名越時章、名越教時兄弟以及和其庶兄北条時輔二心頭大患;另外,朝廷的公卿、宗尊親王的親信中御門實隆也被逮捕,推測朝廷在背後可能也有牽連。至於宗尊親王回到京都後是否曾與名越教時和北条時輔有聯繫、交流甚至是否有涉入其中,皆不清楚。但是,既然宗尊親王已經在政治上失足了,也不太可能再進行公開的政治活動。

在這紛紛擾擾的世間,後嵯峨上皇也於同年217駕崩;此時宗尊親王在趕著前往御院的路上吟詠了一首和歌。後嵯峨上皇去世後,宗尊親王於230出家、法號覺惠(亦有行勝、行証、行澄之說)2年後的文永十一年(1274年)729,在聽到蒙古來襲的腳步聲後宗尊親王也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享年33歲。

二、   後記

筆者在寫作宗尊親王前面幾篇有關其一生的文章時,在花了許多時間查尋、閱覽相關資料及寫作的過程中並在綜觀其生涯之後,自然也產生了一些心得感想。

首先,筆者原先只想針對文永三年(1266年)宗尊親王遭到驅逐的事件做介紹,然而在寫到其遭到驅逐的背後原因時,發現涉及到幾項宗尊親王的主要發展─先是和歌、再來是宗教方面、最後還發現在公文用語上也有所變化─而這些方面的發展是他在生涯中長期進展的整個過程、變化,不是遭到驅逐近期的因素,因此必須將時間軸拉長到從宗尊親王整個生涯在以上方面綜觀之;簡言之,其遭到驅逐應是長久累積下來的遠因,並非遭到一時陷害、暗殺等陰謀論策劃如此單純。

在要介紹說明宗尊親王各方面的發展時,篇幅不自覺的一直拉長;從原本的《驅逐宗尊親王事件》一篇、改為介紹《宗尊親王生涯》與《驅逐宗尊親王事件》各一篇,再分成《宗尊親王出身》、《宗尊親王和歌等方面成就》、《驅逐宗尊親王事件》三篇,最後變成現今的()()()()()5篇。這也算是筆者第一次針對單一人物介紹,寫過最多字數和篇幅的系列文章。

該說慶幸嗎,宗尊親王的生涯只有33年,因此篇幅不會再多下去了;不過另一方面,筆者在查找相關資料時發現,或許雖身為將軍,但與鎌倉幕府歷任將軍相比,可能由於被架空為「傀儡將軍」,因此其表現相對較黯淡、留下的紀錄或資訊(中、日文都是)其實沒有到很多,故整理資料和下筆時也較為容易。

當然文章中如有錯誤,還請各位前輩、先進、專家們指教,畢竟筆者在寫前面文章時並非專業出身,而且是利用自己空閒時間、上網搜尋或翻閱相關書籍得到的結果進行寫作。

最後筆者在了解完關於宗尊親王的一生後,似乎也能感同其身受並為其相當感慨!

小時候被父親當作擴張人脈、壯大自身勢力的棋子而被擺佈,進而隻身一人被派去鎌倉當作朝廷與幕府之間的橋樑;與同齡的孩子在玩樂、學習相比,同樣小小年紀的宗尊親王卻得在異地獨自承擔如此重大的任務和壓力。縱使在人生地不熟的鎌倉衣食無虞,但在成長的過程中則被當作傀儡無法隨心所欲自由行動,想必他的內心甚是空虛,而他的心情又有誰能懂?他又能向誰訴苦?此時他的依託只剩下和歌;一頭埋進和歌的世界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在裡面找到樂趣、找到自信、結交朋友、抒發心情,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作品;而後人能夠透過這些作品來一窺宗尊親王的內心世界。

不過隨著時間長大成人,在鎌倉的日子卻來到了尾聲;不僅被戴了綠帽,連和歌這項僅存的依託也被鎌倉幕府當作嫌疑的藉口,最終遭到驅逐的下場。從關東帶著不好的回憶回到家鄉京都後,所幸終於能回到熟悉的地方、與熟悉的人相見,世界似乎由黑白轉為彩色。

觀其一生,宗尊親王將近3/4的人生都受其他人擺佈、無法自主,在歷史上除了和歌以外留下的紀錄也不多,其人生不禁令人憐憫、為其感到可悲!

鎌倉幕府人物介紹(二):宗尊親王的生涯(下)──文永三年(1266年)近衛宰子密通事件及遭廢黜回到京都

 一、 將軍宗尊親王遭驅逐過程

(一) 妻子近衛宰子密通事件

建長四年(1252年)4月,歲的宗尊親王來到鎌倉。8年後的文應元年(1260年)25日,近衛兼經之女──近衛宰子來到鎌倉,並被北条時賴收為養女。321日,近衛宰子嫁給將軍宗尊親王成為其正室,被稱爲御息所;此時宗尊親王19歲、近衛宰子20歲。

北条時賴將近衛宰子收為養女,某種程度上來說符合了北条氏女性與將軍結緣、持續成為將軍外戚的原則。4年後,文永元年(1264年)429日生下了惟康王。

 

接著來到本文主題──將軍宗尊親王被驅逐的當年。以下過程紀錄主要來自史書《吾妻鏡》。

 

文永三年(1266年)正月,鎌倉像往年一樣舉行新年活動,但每年正月17日例行舉辦的鶴岡八幡宮參拜因宗尊親王生病而延後到30日。宗尊親王生病不久後就痊癒了。這時被命令為宗尊親王祈禱護身的是松殿僧正良基(?~1266)。然而,此時卻爆出宰子分娩時祈求安產的護持僧良基之間的密通事件。

 

至於密通事件消息實際流出的時間過程以及宗尊親王實際得知密通事件的時間為何,由於未有文字紀錄,因此不得而知。那麼我們為什麼知道密通事件的消息在那時可能已經流入宗尊親王耳裡呢?

 

因為文永三年(1266年)36日早晨,宗尊親王突然派遣親信木工權頭藤原親家作爲私人使臣上洛,而藤原親家直到65日才返回鎌倉並帶來父親後嵯峨上皇的「諷刺」回復,其大意在提醒注意御息所宰子的事情。由於此信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已不可考,但我們從後嵯峨上皇的答覆推測,先前3月派出藤原親家傳達的訊息極有可能就是有關御息所密通事件的內容,至於其內容為何,後文推測說明。

 

以該事件爲開端,鎌倉和京都之間從6月初開始瀰漫著不安的氣氛。620日時任連署─幕府實際掌權者─北条時宗在自家宅邸召開秘密聚會──即「深秘御沙汰」,出席者有執權北条政村、金澤(北条)實時和安達泰盛共4位幕府高層,其討論內容極有可能就是在商討放逐宗尊親王一事。而好巧不巧,良基可能耳聞幕府的秘密聚會深知自己的後路不保,突然退出御所,從此銷聲匿跡。

 

6236點左右,幕府以保護宰子和姬宮掄子為名,突然將其從御所搬遷到北条時宗的山之內殿(現今明月院附近),而若宮惟康王則搬進北条時宗的小町宅邸(現今寶戒寺);聽到這個消息後很多人跑向小町宅邸,鎌倉內一片譁然,不過理由不得而知。第二天24日凌晨發生大地震,而宗尊親王的親信左大臣法印嚴惠僧侶逃走失蹤。626日鎌倉周圍的御家人們像蜂群一樣爭先恐後地來到鎌倉,街上的人群多到居民連家都回不去;緊張的局勢彷彿一觸即發。

 

71日御家人們有些人強行通過關口進入鎌倉、有些人繞路,甚至還有些人偷偷進來。大家攜帶武器躲藏在鎌倉外的民宅內。到了晚上6點左右突然開始行動;全副武裝的人們聚集,但是卻什麼都沒發生天就變暗了。當天天氣似乎也配合著局勢下了雷雨。

 

73日,從早上開始,鎌倉的居民們陷入恐慌,有的拆了房子、有的搬家、將財產藏起來,原因是這裡日後可能成爲戰場。上午9點多,身穿盔甲的士兵們手舉旗幟自東西方趕來,到北条時宗的宅邸門前聚集。另外在政所南大路上,聽到眾人整齊劃一的聲音。

之後,少卿入道心連─武藤景賴和信濃判官入道行一二階堂行忠作爲北条時宗的使者,三度往返於北条時宗宅邸與將軍御所之間。當發生緊急情況時,之前的先例要麼將軍進入執權宅邸、要麼人們聚集到將軍御所外守護將軍,然而這次兩者都沒有實現,所以世人覺得有點奇怪。據說,早晚經常出入的將軍元老近臣們全都離開了,只剩周防判官島津忠景、和泉次郎左衛門尉二階堂行章、伊東刑部左衛門尉佑賴、鐮田次郎左衛門尉行俊、澀谷左衛門次郎清重等5人商量後留在御所。

 

次日74日,中午左右發生騷亂:名越教時突然率領數十騎士兵從藥師堂谷的自家(現今覺園寺附近)出發前往塔辻的宿所,引起附近騷動,一時甚囂塵上。

名越教時是反得宗家的名越流北条氏之一,也是寬元四年(1246年)引發宮騷動的前將軍藤原賴經相關人士,這一舉動被看作是欲奪回宗尊親王、與得宗家對決。

對此北条時宗派遣使者東鄉八郎入道牽制名越教時的軍事行動。雖然名越教時帶頭貌似反叛,但最後未有任何隻字道歉。下午8點左右,宗尊親王進入越後入道勝圓─北条時盛在佐介之谷的宅邸。移動的過程是使用女房輿(當作罪人處理),據說這是爲了離開鎌倉(被趕回京都)而舉行的啓程儀式。

 

78日便踏上歸洛之路,據說宗尊親王在通過鶴岡八幡宮的赤橋前將轎子轉向若宮的方向,短暫地祈禱離別並詠歌(《中書王御詠》)。此次一別,之後便再也未見到嗣子惟康王和掄子及妻子宰子。720日子時到達京都,進入了六波羅探題北方北条時茂的宅邸;紀錄鎌倉幕府歷史的史書《吾妻鏡》以這條紀錄作為最後一條紀錄結束。

次日21日作爲幕府的使節,二階堂行忠和安達時盛進入京城,22日會見關東申次西園寺實氏,提議擁立3歲的惟康王爲新任將軍。同月24日馬上為惟康王進行小除目儀式,將其任命為征夷大將軍。

 

(二) 其他史料

在以上《吾妻鏡》地記錄中,沒有明確表示宗尊親王謀反所以才被驅逐,但在《將軍記》和《日本王代一覽》中記載,宗尊親王生病時,將松殿僧正良基作爲護持僧安排在身邊,因此傳出企圖擾亂社會的風聞。另外《保歷間記》中也把宗尊親王讓位上洛的理由定爲「因為良基僧正的事情」。

 

而在《鎌倉北条九代記》中則紀錄:

「(松殿良基)趁著和歌會的時候,召集親信、祕密策劃一項計劃,討伐北条時宗並按照幕府的意願接管國家。關於他(應是指北条時宗),他不願聽信流言去談論此事,但如果有很多事情需被北条時宗知道的話,北条家就會比其他人對所有事物更加保守、多疑和謹慎。(略)良基是進行惡逆謀劃的始作俑者。」

不僅譴責良基僧侶的惡行,還批評宗尊親王爲暗主之態。

 

從以上得知,除了《吾妻鏡》以外,幾乎其他史書都將宗尊親王遭到放逐的原因推給這位僧人松殿良基。或許是不方便批評皇子、又或許是因為根本沒理由驅逐親王,因此有的史書乾脆不明寫過程原因,有的就把他推給親王旁邊無關緊要的人。

事情表面上整體似乎是以宗尊親王的正室近衛宰子與僧正良基私通事件爲藉口,以宗尊親王涉嫌謀反為由將其驅逐。但事情真正的原因真是這樣嗎?讓我們在下面慢慢來討論。

 

(三) 人物簡介──松殿良基

1.出身

良基是前攝政藤原基房的孫子;藤原基房是近衛基實、九條兼實、慈圓等人的兄弟;藤原基實死後藤原基房繼承攝政、關白之職,其女兒嫁給木曾義仲,然而壽永三年(1184年)木曾義仲倒台,藤原基房也辭掉攝關家、退出政壇。

 

良基的父親為松殿忠房,出生於建久四年(1193年),自10歲元服同時被授予從五位上起,在不到10年內便一路升任從三位、權中納言、到了23歲升至權大納言,元仁元年1225日(12251月)32歲時登上大納言的寶座。這種升遷速度與三條家、西園寺家、大炊御門家等清華家的當主們幾乎相同。但是,在父親藤原基房死後,三條實親、西園寺實氏、土御門定通、大炊御門家嗣、德大寺實基都相繼超越忠房晉升爲大臣(其中,除實基以外,其他人都從權大納言晉升爲未經過正官)。九條道家、一條實經父子下臺時,他也是攝關候選人之一,但最終未能就任。擔任大納言後便從未再往上升,一當就當了22年,直到54歲時寶治元年(1247年)出家,並於文永十年(1273年)過世,享年81歲。

 

據說,良基與曹洞禪的道元祖師有堂兄弟關係;其大伯(父親的哥哥)藤原師家的妾是北条時政的女兒,或許因為有這樣的關係,有佛學背景的良基深受北条氏信任,在貞應二年(1223年)626日首次出現在《吾妻鏡》中就主導北条政子出席的重要佛事:

「天晴。於五佛堂所被修之千日御講。今日被結願。導師松殿法印。請僧十二口。二品御參堂云

(翻譯:今天是勝長院內的五佛堂念經千日儀式滿千日的日子。指導僧是松殿法印良基,隨行僧侶有12人。二品家北条政子似乎也會來參拜。)

之後在鎌倉更是擔任祈禱北条時賴生病痊癒、將軍御息所生育等重要儀式的護持僧。由此推測,良基於1223年之前應該就來到鎌倉了。

 

2.年齡問題

第二個問題就是松殿良基的年齡。

考慮到良基的父親松殿忠房的出生年月(1193年至1273年,80歲),假設良基是忠房20歲時生的孩子,那他出生於建歷二年(1212年),依照在《吾妻鏡》中首次登場的紀錄(1223年),他出現在鎌倉時才12歲左右,小小年紀不太可能就成為「護持僧」的角色吧;以其父親生下他時的年紀再往回推,若在鎌倉時的年紀要再大一點─頂多再加5歲,那麼他的出生年份為1207年(父親15歲時生他)。

然而到了文永三年(1266年)─經過43年後─是松殿良基第二次出現在《吾妻鏡》,那麼依照上面的推測,此時他的年齡大概介於54歲到59歲。26歲的宰子竟然會與快要聽天命的僧人有私通、不軌?難道是因為彼此都是京都貴族(攝關家)出身,在相隔遙遠的鎌倉上被年輕丈夫所沒有的成熟男人魅力吸引然後一起生活久了而日久生情?

雖然年齡方面的資料不足,但若是依照上述的推論來看,不禁讓人質疑「密通」事件的真實性。

而且更奇怪的是在《尊卑分脈》中,紀錄良基於「延慶元年(1308年)12月」逝世;延慶元年(1308年)距離推測其出生的年份,最年輕為96歲、最老則超過100歲!雖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那個時候算是(以現代來說也是)非常長壽的人!當然這個前提是《尊卑分脈》紀錄的卒年是正確的。

總而言之,這裡提出良基年齡的問題主要是要大家思考「密通」事件的真實性。

 

二、 將軍被驅逐原因

(一) 宗尊親王方面

1.3月傳遞私信給父親後嵯峨上皇的回復

先從距離宗尊親王被驅逐最近時的跡象來推測。

前面提到被驅逐當年3早晨,宗尊親王曾派遣親信藤原親家作爲私人使臣上洛,向父親後嵯峨上皇傳達不公開的私信,然而等到6月卻收到父親的「諷刺」回復,並提醒要注意御息所宰子的事情。

 

有人認為宗尊親王可能是向父親傳達自己想與御息所離別的意思,故想與父親上皇商討。不過以後嵯峨上皇的角度來看,首先由於後嵯峨上皇的上位背後是因為有幕府的支持才得以擔任天皇,因此其非常聽從幕府;再來他或許認為宗尊親王未與幕府執權、連署或其他北条一族重臣商議此等大事而直接向京都反應,此舉非常不妥恐會引來幕府非議,進而惹禍上身,因此才會在信中表達「諷詞」極力反對之意。

 

但是如同前面所說的,藤原親家作為私人使臣傳達的訊息以及後嵯峨上皇回復的內容都未留傳下來,因此筆者認為以上內容僅為推測;再者我們也不知道幕府是否得知藤原親家自京都帶回來的訊息內容,因此不能進而推斷由於宗尊親王未與幕府討論要與御息所離開一事因而惹怒幕府導致遭到廢黜。只不過剛好依照時序來看,在藤原親家回來的15天後剛剛好幕府高層召開「深秘御沙汰」後決定廢黜將軍;這裡的相關史料證據不足,無法妄下定論。

2.宗教方面

一般認為,宗尊親王在成長過程中,逐漸產生認知自我,與繼承得宗家的北条時宗產生了微妙的矛盾──尤其以圍繞統轄供奉人相關人事權上有所矛盾。與之前的將軍不同,宗尊親王會直接、積極地要求將軍出行時的御家人供奉事務,還會嚴加查處御家人供奉怠慢之事。將軍出行催促和弓始射手的選定等這些原屬於小侍所的業務,宗尊親王在圍繞供奉活動上逐漸專有獨裁化,因此在小侍所統轄近侍諸役方面引起北条時宗、金澤實時的強烈反對與警戒,進而欲除之而後快。

然而筆者在介紹《宗尊親王宗教方面相關事蹟》的文章中討論過:或許是因為宗尊親王到達鎌倉時年紀還小、也或許幕府本來就當親王只是傀儡要架空將軍而已、又或許是因為有藤原賴經謀反事件的前車之鑑,北条氏開始限制將軍權力的發展,因此宗尊親王在宗教活動上只參加作為「將軍」必要出席的宗教活動,如鶴岡八幡宮的初詣、例祭和二所詣,另外幕府授予的權限也只得選擇這些活動的供奉人,此外其他宗教方面的事務都不得插手。

不過或許是基於對宗教的敬仰,也或許是對「將軍」職位的尊重,宗尊親王仍相當重視這僅存的權限,會親自選定或是要求閱覽參加祭祀活動的供奉人名單。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宗尊親王本於自己的權限內可以要求的行為,並無不妥或有逾越權限之舉,而且也未與北条氏的利益有所衝突。雖然是被架空的「傀儡將軍」,但宗尊親王似乎仍相當稱職地做好這個「傀儡將軍」。

另外,針對小侍所統轄權的問題,雖然北条時宗於文應元年(1260年)2月突然就任小侍所別當,成為第二位別當;北条時宗如此突兀的舉動似乎是在與宗尊親王爭奪將軍近侍的人事權,要主導將軍事務。

筆者同樣在前文中說到,首先北条時宗當時年僅10歲、年紀尚幼不太可能主動提出要進入小侍所擔任別當,此舉應當是由其父親北条時賴所主導安排,至於會這樣安排是爲了讓將來成為執權的北条時宗向北条實時學習並累積從政經驗。

最重要的是在北条時宗擔任小侍所別當後,史書上在管理供奉人方面上並未有與宗尊親王發生衝突的紀錄。因此不能因為北条氏先前有藤原賴經成年後被驅逐的事例,就認為北条得宗在小侍所的統轄供奉人相關人事權上與宗尊親王起矛盾、衝突。

      3.和歌方面

另一方面,宗尊親王最大的成就──和歌。在介紹《宗尊親王和歌方面事蹟》的文章中提到,除了侍奉將軍的近臣外,幕府也有很多人會與宗尊親王切磋和歌,其中包括北条氏和其他御家人:如北条政村、北条重時和北条長時父子、後藤基政、島津忠景等;京都詩人則有藤原顯氏、飛鳥井教定或真觀(葉室光俊)、仙覺等人。

京都詩人喜愛和歌不意外,不過沒想到北条氏竟然也有人喜愛和歌。那是因為自源賴朝時代以來,東國武士會藉由學習京都朝廷的文化,如和歌、蹴鞠等,來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質,好比擬自己的權力如同京都朝廷一樣。另一方面,從武士們渴求被授予擔任朝廷的官職現象一樣,希望藉由朝廷傳統王朝的權威來強化、維持自己在地方上的權勢。

回到主題,如果人們擁有共同興趣,便會經常聚在一起然後成為好朋友;藉由平時與歌人們的互動,逐漸產生好感並結為黨羽。此外,宗尊親王對和歌的熱愛甚至藉由幕政把它制度化了,如弘長元年(12613月的「歌仙結番制」或是定期舉辦和歌會;中世紀的歌壇大多被公共化,但宗尊親王在幕政的公共場合中,和歌制度化佔據相當大的部分。

然而從幕府的角度來看,隨著宗尊親王慢慢長大,可能開始透過詠歌聚會的場合與御家人和親近者們做出詠歌以外的事務,已經超出當初幕府容許的範圍,漸漸脫離幕府的掌控、慢慢成為潛在的威脅。

試想甫上任執權的北条時宗,在面對爸爸扶植的將軍宗尊親王時,彷彿是在面對舊勢力,而且將軍三不五時的找近臣好友召開聚會,雖然表面上是在詠唱和歌,但實際上是在做什麼不得而知,無法掌握的風險恐為自己的政權增添幾許不安的因素。

另外還有一點,在宗尊親王逐漸長大的同時,當初推動迎接宮親王的幕府高層重要人士─北条時賴、北条重時、北条長時等人─陸陸續續地離開;其中也包含了常參與宗尊親王和歌會的成員。

這些迎接宮親王的幕府高層重要人士,當初既然會同意並推動宗尊親王前來鎌倉事宜,而且又是首位來到鎌倉的皇族將軍,因此他們當然會相當珍惜前來的親王並抱持好感及敬意;而人生地不熟的宗尊親王自然也會對這些幕府高層人士抱有好感,與幕府其他那些武士們的關係相比自然也較親近;反之,隨著他們的離世,將軍家與北条氏之間的溝通管道勢必減少,加上宗尊親王可能也還未熟悉這些次世代繼承者們,因此必須與幕府高層的關係重新建立,另一方面這些繼承者們可能也不太信任這位將軍,尤其是在權力繼承的過程中是政權最不穩定的時候,若未妥適處理容易遭到叛變、掠奪。

在當時以北条時賴、北条時宗為得宗中心主導的體制下,宗尊親王主持的和歌會有可能逐漸變成以宗尊親王為首的對抗幕府、反北条得宗體制的權威勢力;因此在宗尊親王的黨羽側翼逐漸成形之前,幕府方面的確有必要防患未然。

(二) 北条時宗方面

1.時空背景

前面討論了宗尊親王方面種種可能引來自己遭到驅逐的原因後,接著要來把焦點放回主導將軍驅逐的主事者本身及其背景上。

其實綜觀以上種種說明,可以發現其實很難找到一丁點宗尊親王當時有叛變的蛛絲馬跡;可以說其實當時的宗尊親王自己根本沒有要謀反的意思,北条時宗只是爲了防止謀反而提前採取反制的手段。是幕府方面─尤其是北条時宗─自己多餘的防衛意識所引起的事件。不過將時間往前看,也不是沒有因為將軍勢力漸強而謀反的前例(名越騷動以及甚至後來引發的寶治合戰),因此北条時宗的確是有理由先下手為強,斬草除根以杜絕後患。

而翻開過往北条氏的「前科」也可以知道,這次事件有點既視感,因為這是北条氏貫用的伎倆:要讓誰下台時,先冠以莫須有的罪名然後號召施另、群起攻之;反而是做賊的喊抓賊。那麼此次驅逐將軍事件的主導者是幕府當時的當家北条時宗,我們還是稍微來探究一下他當時的時空背景以推測其動機原因吧。先來看看在宗尊親王遭到驅逐前後發生的事件,筆者整理如下:

l  文應元年(1260年)(10歲),就任小侍所別當。

l  弘長三年(1263年)(13歲)11月,父親北条時賴過世。

l  文永元年(1264年) (14歲)8月,就任連署。11月,其哥哥北条時輔前往京都就任六波羅探題南方。

l  文永二年(1265年) (15歲),被授予從五位上、左馬權頭、兼任相模守。

l  文永二年(1266年) (16歲) 3廢除引付制。7,驅逐首位皇族將軍宗尊親王

l  文永四年(1267年)(17歲),發布德政令之先驅──追加法令。

l  文永五年(1268年)(18歲)閏正月5日,第一封蒙古發過來的國書被送到鎌倉3月,正式就任執權。

翻開時序表才知道,其實蒙古發過來的第一封國書是在驅逐將軍之後;在未收到國書之前,應該是未受到外國侵略的壓力,因此將重點放在驅逐將軍的1266年以前,大概可以知道北条時宗當時受到內憂的壓力應是遠大於外患,以下說明。

2.分析時空背景

首先,前面說過北条時宗10歲時應當是受到父親北条時賴安排進入小侍所而且還是擔任別當累積相關從政經驗,此舉可以認為北条時賴認定北条時宗為自己的接班人。

但是北条時宗在一族內還有許多競爭者,主要的是比北条時宗大2歲的哥哥─北条時輔。由於其並非由北条時賴的正室所生─可說是與北条泰時一樣為庶長子─因此地位較低。另外還有北条(名越)時章、北条(名越)教時兄弟,其為企圖謀反北条時賴引發宮騷動主謀的弟弟;兄弟二人在宮騷動之後,受到北条時賴網開一面被赦免。其中較長的弟弟名越時章於文永元年(1264年)6月甚至成為一番引付頭人、弟弟名越教時於康元元年12564月就任引付眾、文永二年(1265年)611日轉任評定眾;二位都身居幕府權力中樞。

就在北条時宗擔任小侍所別當後的3年,扶持自己的父親便過世。

前面說過,綜觀鎌倉幕府歷史可以知道,在領導者權力交接的過程中,是政權最動盪、最不穩的時刻,此時最需要做的便是攘平內部勢力、穩住政權。而此時北条時宗內部必須面對的問題除了有來自同族的競爭壓力外,還有父親當初自京都迎接來鎌倉的將軍勢力。

首先,哥哥北条時輔的問題比較難馬上解決,北条時宗恐怕還沒有實力對付他,於是文永元年(1264年)先安排其前往京都擔任六波羅探提南方,支開他以迴避衝突並累積實力,待時機成熟後再來對決。

接著再來看在將軍遭到驅逐當年度的3月引付制度突然被廢除,此舉意味深長。廢除引付制度,便直接使其中的名越時章失去權力;除了是要直接掌管訴訟審判權力外,似乎也有要架空名越兄弟的意味存在。

至於將軍將軍勢力會成為風險的主因在於,在將軍長大成人後與身邊近臣或御家人們的關係由於日久生情、又或透過和歌交流活動等,其關係勢必會變的親近、緊密,而逐漸發展超出北条氏當初預設或容許的範圍;加上深怕將軍長大後作爲鎌倉主人的權威在政治上逐漸掌握實權,影響得宗的權威、導致御家人盡忠的對象改變甚至因而顛覆政權。

加上前有將軍藤原賴經、藤原賴嗣的例子,因此值此權力更替之際,爲確保政權是最安全的,必須要確實攘平內部任何潛在風險,故需要處理比自己大8歲的將軍。

但是又不能隨便處理宗尊親王以免影響朝幕關係;必須要有個合理的理由。或許北条時宗一直在等待一個好的時機和動機來出手,終於被他等到了。文永二年(1266年)以御息所宰子和僧人良基私通事件爲契機傳出的「將軍家御謀叛亂」傳聞為由,經過縝密的「深秘御沙汰」後決定處以宗尊親王驅逐的命令。

3.驅逐事件背後原因的本質

有人認為北条時宗在繼承權利的過程中所實施的一系列措施,其主要目的在明確北条時宗是向外表明自己是北条家的總領意味。

雖然可以認爲北条時宗被父親北条時賴指定爲下一個總領(得宗),但在北条時賴死後,北条時賴的 「指定北条時宗爲總領」的遺志可能會在一族中漸漸淡化、遭人遺忘,致同族其他人群起競爭。

因此,北条時宗在此時可能想要以北条氏副總領(連署)的地位先站穩腳跟,向一族展示北条時宗自己的政治能力;白話來講就是下馬威。因此才有了文永三年(1266年)3月廢除引付制度以及後來文永9年(1272年)的二月騷動事件。

北条氏幾乎每20年都會重複擁立新的將軍後又廢黜的戲碼,之後又在重新擁立新任將軍。宗尊親王之後,正應二年(1289年)是惟康王、德治三年(1308年)是久明親王……

日本學者山本幸司認為由於御家人盡忠的物件始終是「將軍」,所以將軍逐漸長大之後難免會超出北条氏所限制的權力範圍,倘若超出之時北条氏便會加以修正導正之。宗尊親王之所以被迎至鎌倉,正是因為那時幕府需要取代藤原氏將軍的人;當文永三年(1266年)宗尊親王被查出有謀反之嫌後,幕府便找到藉口罷黜之,隨即遣返回京都。這些登場人物之所以會在歷史上不斷重複上演的戲碼,正是因為幕府體制的本質使然,亦即沒有「將軍」這一人格中心,幕府將不復存在。

幕府的成立本就是以鎌倉殿(將軍)為君主與御家人武士們締結主從關係而建立的政權,然而經過三代將軍之後,將軍的權威僅變成「象徵」而已,實際掌權者為底下最大的御家人北条氏;在主從關係基礎未變的情況下,迎接新的將軍來到鎌倉後,將軍勢力與北条氏勢力會暫時達到平衡,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將軍勢力勢必會成長發展,而二大勢力的平衡有一天勢必會崩毀,衝突則會爆發;猶如地震的起因一樣,二個板塊平時達成平衡狀態,但經過時間隨著壓力的積累,某天勢必會斷裂或錯移,釋放壓力導致地震發生。

日本學者村井章介認為,宗尊親王遭到驅逐的事件與其說是表現出得宗權力的強大,倒不如說是無法解決矛盾的表現。而鎌倉將軍反覆的擁立和驅逐戲碼,其根本原因在於北条氏不能擔任幕府將軍,因而一直存在的矛盾。由於北条氏只是鄉下伊豆小國在廳官人出身的豪族武士,當初所幸押對寶、協助源賴朝成功建立幕府,並在之後的一次一次的權力鬥爭中生存下來掌握幕府實權;但無論握有多麼強大的權力,都始終改變不了自己的出身身份、無法符合將軍尊貴的身份。當時人們所懷有的身份觀念根深蒂固,因此北条氏無法逾越權力、當上將軍。因此,對於北条得宗來說,將軍必須具備(形式上的)權威,但(實質上的)權力上則必須無能爲力;故每當年幼的將軍長大後,周圍的人自然聚集在一起漸漸形成一股勢力時,必須要用新人來替換將軍。對於北条得宗來說,「宮將軍」的確只是裝飾品,但即便如此,它始終是必不可少的裝飾品。

日本學者本鄉和人認為,宗尊親王遭到驅逐的事件展現出的是得宗家對於親王將軍的擺佈,到了可以毫無顧忌驅逐的地步,而且除了名越氏外誰都不想對此提出異議,就連史書《吾妻鏡》都沒有說明其理由,似乎是不願意多談。在此之前,北条氏曾多次排除將軍,但經常製造犯人(源實朝暗殺事件、準備陰謀計劃藤原賴經、藤原賴嗣驅逐事件以宣傳「北条氏的名分」,但是在驅逐宗尊親王將軍事件中,連這樣的情節都沒有提出說明。從這點來看,在完成得宗權力集中的同時,也可以看出其傲慢。

北条泰時當權時期重大事件一覽表

北条泰時擔任執權期間( 1224 年 6 月至 1243 年 6 月)也並非完全如一般印象的泰平、順利,發生事件條列如下。因此筆者先前的文章才會介紹一些看似不相關、不起眼、令人摸不著頭緒的主題,便是在挖掘當時候的事件、盡可能地還原當時候的世界,讓大家更了解那時期的歷史。 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