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寬喜饑荒是指從寬喜二年(1230年)到寬喜三年(1231年)期間發生的大饑荒。《百煉抄》評價說,此次饑荒堪稱「自治承(1180年源平合戰)以來最嚴重的饑荒」。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次饑荒並不是突發性的,其實從數年前起,便有氣候異常導致收成銳減以及一些不尋常的風水徵兆的紀錄。
例如:嘉祿三年(1227) 便曾有過飢荒的紀錄。
《吾妻鏡》嘉祿三年(1227) 5月2日條記載:
嘉祿三年(1227)五月小二日戊辰。造伊勢太神宮役夫工米事。諸國飢饉。疲民難致合期弁之趣。奏聞既畢。被待勅答之處。御杣用途及闕如之由。使等愁訴之間。於武州分駿河伊豆兩國役等者。召出擧御沙汰訖。至利分者。可募濟物之旨。今日被仰使等云云。
另外還有以下紀錄:
l
安貞二年(1228年)7月20日~21日:由於風吹雨澤(大風雨)導致洪水泛濫,京都鴨川氾濫和近江發生水災。
l
安貞二年(1228年)11月21日:大風把京都和鎌倉的樹木吹斷並打破房屋。
l
安貞三年3月5日(舊暦1229年3月31日):由於持續的天災和飢饉,甚至更改年號為寬喜,祈求天下風調雨順。不過事後看來並沒有效。
古代的農作物生產技術不向現代一樣發達而生產力穩定;雖然氣候異常造成農作物生產下降實屬「天災」,但當局者若未對此即時採取對策因應,那麼便會造成飢荒「人禍」。那麼我們廢話不多說,趕緊進入正題介紹此次飢荒的情形。
二、 寬喜大饑饉
(一)寬喜二年(1230年)
年號更替後的第二年寬喜二年(1230年)氣候仍不正常。
據《吾妻鏡》記載,同年6月9日(舊曆*1230年7月20日、相當西元*7月27日),美濃國播田莊(現岐阜縣大垣市)及武藏國金子鄉(現埼玉縣入間市)遭遇降雪異常的天氣記錄,之後各地多雨冷夏。
7月16日(舊曆8月25日、相當公曆9月1日)早有霜降,幾乎陷入冬天的嚴寒之中;8月6日(舊曆9月14日、相當於西元9月21日)下午發生大洪水,導致河邊的民居流失,導致多人溺水身亡;接著8月8日又遭到颱風襲擊,隨後又強烈寒害接踵而來,對農作物收成造成巨大損害,「草木枯萎,猶如冬天。稼穀(農作物)損失慘重。」另一方面,同年的冬天變成了極端的暖冬,種植作物的生產也受到影響。
*舊曆:儒略曆(Julian
calendar)
*西元:此處西元是指格里曆(Gregorian calendar)
另外,其他史料還記載到,1230年夏季降霜降雨致使農作物無法成熟;12月時竟聽見蟋蟀鳴叫、隨處可見幼雀與麥穗以及布穀鳥的啼鳴不絕於耳;12月18日前所未有地聽到蟬鳴……等。
簡言之,本該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可以看到的麥穗卻在11月下旬到1月上旬出現;本該在夏季見到的景象、聽到的鳥叫蟬鳴卻在11、12月出現。亦即原本的夏季卻如冬天一樣異常寒冷;原本的冬天卻如春夏天般溫暖。
以上許多史料記載的種種跡象均表明當年度氣候異常的現象,而此異象所導致的後果在隔年爆發──即饑荒。
(二)寬喜三年(1231年)
1.飢荒情形
正因為1230年糧食收成銳減,第二年才會爆發如此慘烈的饑荒。
據記載,寬喜三年(1231年)的春天,由於當年度僅存少量的儲備糧食被吃光且農作尚未收成因此陷入飢荒狀態─即所謂的「春荒」,各地接連出現餓死的人。
這年雖然不再像去年一樣是寒冷的夏天,在夏末時節饑荒的情形也減輕了;然而,相反的是今年是酷暑乾旱之年,再加上前一年饑荒所導致的稻種不足而無法種植,造成了更嚴重的惡性循環。據悉,此次大饑荒一直持續到8月份,餓死者的屍體隨處可見。
另外,《明月記》也記載這一年9月北陸道和四國農作物歉收;次年寬喜四年(1232年)7月餓死者的屍臭蔓延到藤原定家的宅邸,另外自己的所領伊勢國也出現很多死亡者,導致收入停滯的情況。
特別是,在京都、鎌倉等地,流民聚集在一起,市上擠滿了餓死者。在大饑荒中,京都市內竟然有人拉幫結夥前往富豪家中蹭吃蹭喝,甚至強行借走錢糧,然後再私下分配。
在當時的情況下,已有不少人對次年農作物的收成情況喪失了信心。《民經記》裡也有記載稱,「明年應該也是饑荒」,在麥種的價格升至「一石二斗米可換三斗麥種」的地步後,不僅是大米,麥子也陷入供應危機。另一方面,幕府一邊發放儲備糧食緩減飢餓情形,另一邊於鶴岡八幡宮進行國土豐收祈禱,祈求神明的力量能帶來改變。
饑荒一直持續到貞永元年(1232),即便到了當年5月,京都的鴨川河原地區也仍然是餓殍滿地。這一年的4月2日(舊暦1232年4月23日)為祈求改運,將年號改元爲貞永。不過之後,氣候似乎仍持續不穩定,國內處於荒廢狀態。
(三)飢荒慘況
廣橋經光的《民經記》的內容紀錄下了當時的慘況。
3月13日:牢獄中的囚犯因食物短缺已精疲力竭。
4月6日:餓殍遍地。
5月3日:每町基本上都有一二個被拋棄的孩子。
6月4日:經過這段時間連日的大雨後,鴨川水位暴漲,已淹沒兩岸;原本棄置於川原的死屍在兩岸堆積成山
7月1日:今夜天皇外出至持明院殿忌方向,而後聽聞大宮大路屍橫遍野,其情形已無法用語言形容。天皇行幸時擡轎子的供奉人也因饑餓無力缺乏人手,於是命令由六波羅的武士臨時替補。在京都舉辦的儀式上,如果有供品,就會被飢餓的人搶走。
《立川寺年代記》在「寬喜三年夏季,全國饑僅蔓延」一篇中寫道:「人們開始食用平時視為禁忌的牛馬肉;全天下的人口少了三分之一。」
(四)朝廷方面的狀況
不過,民眾受苦歸民眾受苦,京都的貴族卻依然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1231年4月,秀仁親王御所成立的慶祝儀式在內廷舉行,有兩三個下人從東邊公卿座位前的樓梯爬到御殿,想要偷走座前的食物,結果他們被庭上的侍者從勾欄上推下、逮捕、趕走。即便在很遠的地方,這些下人的叫喊聲依然清晰入耳。當時的貴族似乎對全國饑荒引起的飢餓吶喊早已司空見慣。記錄下此事的廣橋經光,在《民經記》這一日的內容中,寫下自己的感想:「社會十分不安穩。」
然而,距此兩個月之後,秦久清為了滿足中宮九條尊子(藻璧門院)產後的願望,在北野的右近馬場舉辦了賽馬大會。此時的情況與以前有些許不同。當時九條尊子的父親九條道家及外祖父西園寺公經都參加了大會,但是由於前來觀賞大會的車馬多到影響了賽馬的地步;雖然前面一兩個人成功出發了,但是侍從卻落馬了,於是最終只得終止比賽。對此,廣橋經光自問:「在這遍地屍骸的饑荒時期賽馬,是否有違神明的意志?」
與前面所敘述一般普羅大眾挨餓的慘況相比,當時貴族們似乎活在平行世界,不受飢荒所影響,甚至未有反省跡象,不曾感受到一絲民不聊生,並減少開支。更加印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句話。
(五)其他異常紀錄
此外,在《立川寺年代記》「寬喜三年夏季,全國饑僅蔓延」這篇記載中,還有一處記述引人注目,即「各國大鼠大量繁殖,吞盡五穀雜糧」,不過文章中並未寫明鼠類數量暴增的原因,這或許與每60年至120年才開花結果的竹實有關。
《民經記》也記載了鼠類過度繁殖一事,據說就是因為山中的竹子結果後,鼠類有了充足的食物來源,因而鼠群得以大肆繁殖。然而,當鼠群過度繁殖後,竹實已不能滿足其日常需要,於是鼠群便將目標轉向農作物。
(六)小結
寬喜饑饉簡單來說,是由於寬喜三年(1231年)的春天、夏天異常寒冷,而秋冬兩季卻異常溫暖;四季的規律完全打亂,節奏整個大延後(冬季延長到7、8月、夏季延後到11、12月);如此氣候異常導致農作物歉收,進而導致第二年的飢荒。
另由同一時期的史料記載可知,從1227年開始一直到1239年為止,氣候一直不穩定,常有天災發生導致飢荒等人口死亡情形。
三、 當局者之對應
(一)朝廷方面
面對這樣的大饑荒,當政者朝廷也並非毫無作為。撇除「鼓勵農業生產」這種隔靴搔癢、遠水救不了近火的措施,朝廷還提倡人們不要用麥子代替草料餵牛馬,以確保擁有足夠的食物供應,也開倉發放稻穀供飢民。不過朝廷是否真的實施這些政策,以及這些政策的成效仍有待商榷。
另外朝廷於寬喜二年(1230年)6月下令每石米定價為一貫錢,西國方面遵照執行。希望控制飛漲的米價。不過政策的對象只能觸及有能力購買大米的人,似乎無法確實解決飢餓問題。
(二)幕府方面
1. 發放儲備糧擊出舉*米
安貞元年(1227年)曾經歷過飢荒的北条泰時,這次在面對飢荒時更能熟悉以對。寬喜三年(1231年)3月19日,得知今年遭遇飢荒、農民餓死的北条泰時命令其所屬知行國伊豆、駿河的農民發放出舉米給饑民。之後似乎也多次要求有德人*提供出舉大米的要求。寬喜四年(1232年)3月9日下令伊豆國仁科莊的莊民出舉大米三十石。當然,這種情況也是以北条泰時作為擔保人保證償還利息。考慮到勿過分介入當地社會的經濟流通,同時兼顧當地有德人士和貧困階層都能獲益的方法,北条泰時的救濟方案在當地受到歡迎。
也因為伊豆、駿河國是北条泰時所管轄,他才能在那放開手執行如此彈性的撫民政策。據《吾妻鏡》11月13日的紀錄,伊豆、駿河二國爲救濟貧民而執行的大米總計高達九千石。另外,到了天福元年(1233年)甚至還宣佈寬喜二年(1230年)8月以前出舉的利息全部減半。
P.S出舉:日本中世時代一種有償(利息)借貸的制度。根據律令由政府借給稻種,但必須歸還另外等量的利息。公家出舉利息額度最高50%限額;私人出舉利率是100%額度。
P.S有德人:發放大米給民眾的人。
不過,飢荒的根本問題是農作物生產量降低。日本學者上橫手雅敬在《北条泰時》中評論:「全國各地分散著莊園,被其封建框架所阻攔,商品無法隨意流通。北条泰時的權力也未能滲透到複雜的兩雄機構內部,無法實施統一威信的社會政策。北条泰時針對飢荒的對策施行範圍也並非整個幕府統治地區,而是僅限於北条泰時個人的統治地區。」要一直到之後第八代執權北条時宗時期,莊園的生產力在鎌倉時代最大,流通也得到了整頓。
2. 暫時允許人身買賣制度
飢荒時期,由於挨餓生活困苦,一般民眾不得不侍奉有錢人家,更常發生逼不得已賣掉妻兒甚至連自己都賣掉的情況。農民的流失導致農村的荒廢,這是動搖徵收年貢的朝廷和鎌倉幕府財政也是社會大問題。
因此北条泰時限時允許之前禁止的人身買賣制度。此次限時開放政策,除了減輕民眾一般生計問題外,也是為了避免救濟民眾的有德者也陷入經濟困境的對策。
因為雖然是在饑荒時期被有錢人家以低價被購買,但之後在要贖回身時是依照當時的價格(通常是上漲)進行贖回。據推測,這是為了照顧那些依據幕府命令放棄債務和利息或向民眾釋放大米的有德人們,避免他們因為協助幕府救助民衆卻白白被幕府拗而蒙受損失,補償給他們的一種手段。
不過這個於饑荒時期實施的暫時允許人身買賣制度於延應元年(1239年)宣佈恢復禁止。因此1239年被視為飢荒情形已經緩解的時期。因此前面的小結才會說1220年代開始的氣候異常導致飢荒情形發生10餘年後似乎畫下句點。
3. 縮衣節食
依據藤原定家的《明月記》記錄,據聞在大饑荒中,執權北條泰時命令御家人們全部必須減少自己的日常飲食。鑒於《吾妻鏡》之前就寫過幕府明令禁止御家人過奢侈的生活,所以藤原定家所述的這段傳聞多半屬實。不過,如果該傳聞有虛,那麼想必也是那些祈求能有代替尋歡作樂酒池肉林的朝廷和貴族的當政者出現之人所編造的吧。
4. 禁止石合戰
前年,鎌倉幕府北条泰時方面以擾亂風紀爲由,禁止各方進行石合戰,但隨着饑荒的發生,引起京都民眾的不滿,鎌倉幕府禁止作爲神佛祭禮活動進行石合戰。因此,北条泰時放鬆了石合戰的禁令。
與朝廷的措施相比之下,幕府的措施反倒更加切實有效。日本學者山本幸司評論道:在經過承久之亂後,此時的幕府已經成為能夠代替朝廷秉「公」行政的機構。
另外,影響後世深遠的武家第一部法律《御成敗式目》制定的背景據說也是因為寬喜饑饉而來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