鐮倉殿的13人──第6集:噩耗 簡單紀錄

鐮倉殿的13人6集 :噩耗  

一、劇情大要

左:梶原景時、右:源賴朝(照片來源:「鐮倉殿的13人」官網)

 源賴朝一行人在石橋山中經過梶原景時的放水,之後渡船越過東京灣逃到千葉半島。

(難以想像僅憑一葉扁舟便橫渡東京灣,古人若真如此完成此行,確實不簡單!

源賴朝橫越東京灣後登陸房總半島上岸時的狼狽模樣
(照片來源:「鐮倉殿的13人」官網)

二、重點節錄:

(接近結尾)

源賴朝:「我不要再打仗了。反正都會輸。」

北条義時:不會輸的。

源賴朝: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發現,連飯也沒得吃,拼命躲藏,這種事我經歷得夠多了。

北条義時:現在情勢已經變了。次官大人你活下來了,你是天選之人,這件事比任何大義名分還要能凝聚人心。

「再這樣下去,為了保護次官大人在石橋山戰死的人是不會瞑目的。現在的情勢已經超出次官大人你個人的想法了。受夠平家暴政的人們,現在正決定要團結起來。就算沒有次官大人,我們也會繼續打這場仗。我們一定會把平家勢力逐出坂東。我是不會放棄的!

源賴朝:別說笑了,光靠你們能成什麼事。帶頭起義的人是我,不是武田,也不是其他人。

三、簡要心得:

由此可看出由於源賴朝出身自京都,身體裡仍留著京都貴族的血液,無法像坂東武士過於吃苦耐勞。

最後光憑義時一段話,就扭轉心態,有點牽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由義江彰夫《鎌倉幕府地頭職の成立 (下)》探討文治勅許國地頭職的外部契機(下)(原文:第六章)

  四、哪些歷史條件促使文治國地頭職誕生? 那麼在以 國司補任莊郷地頭的案例 為前提的情況下,究竟是哪些歷史條件促使具有上述差異的國地頭職誕生呢? 首先可以確認,源行家、源義經等「權勢武家」是須要國地頭職這樣的職務;因為從前面的例子可以明顯看出──朝廷在二人強烈的奏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