鎌倉幕府相關景點(二):源賴朝墓法華堂跡、西御門白旗神社

 一、法華堂跡與西御門白旗神社

(一)法華堂

鎌倉氏法華堂跡碑
法華堂所在地位在源賴朝公居館(大倉幕府)北邊;據說初建之時位在現今源賴朝之墓的位置,1247年(寶治元年)發生寶治合戰後,遷移至現在西御門白旗神社的位置。

法華堂在源賴朝生前名為持佛堂。

根據《吾妻鏡》,持佛堂建於1189年(文治五年)55日,源賴朝前往奧州之際,由專光坊執行開工儀式(立柱式)。本尊供奉的是源賴朝3歲時在京都清水寺所授予的約兩寸(6cm)大的銀製聖觀音像(髻観音)。於1191年(建久二年)懸掛文覺上人受命所繪京都的阿彌陀三尊畫像。另外,據說過去奉納了平治之亂時源賴朝帶的源氏重代(代代相傳)的太刀「髭切」。

正治元年(1199年)113日源賴朝與世長辭,並葬於此(持佛堂),隨後改稱為法華堂。鶴岡八幡宮、勝長壽院(源氏氏寺)和法華堂三大寺廟共同為鎌倉幕府所尊崇;每年源賴朝的忌日,將軍都會前來與寺廟僧侶辦佛事,當中亦有許多武士跟隨參加。

法華堂亦見證並參與過鎌倉幕府內部血腥的鬥爭,例如:1213年源實朝因鎌倉幕府家臣和田義盛的叛亂(和田合戰),曾退於法華堂內避難;1247年(寶治元年)發生的寶治合戰,三浦氏一族500多人逃至法華堂自殺,隨後法華堂遷移至現今西御門白旗神社的位置。

室町時代以降法華堂衰微,江戶時代時,由鶴岡八幡宮「相承院」(二十五坊之一)的住持兼承寺務承接寺務並獨立運作,但於明治時代的神佛分離令,法華堂被廢寺,並於1872年(明治510月)改建為白旗神社,裡面奉納的是以前在雪之下的松源寺(現廢寺)裡的源賴朝公古牌位,而原本安置在法華堂的如意輪觀音、地藏菩薩、自修像和手洗石被移至來迎寺。之後經歷關東大地震的修復,1970年(昭和45年)由源賴朝公報恩會發願建造成為現今的樣子。

 

(二)西御門白旗神社

西御門白旗神社

祭神:源賴朝(白旗明神)

地址:神奈川縣鎌倉市西御門二丁目124

例祭:113

祈求:必勝、事業平步青雲

無社格

雪之下區的氏神社

 「白旗」名稱的由來係源氏的軍旗為白旗。

根據慶安6年(1373年)1115日西御門報恩寺(現廢寺)境內祭祀的窟洞中紀錄:將源賴朝奉為白旗大明神祭祀的傳統相當悠久。

  

二、源賴朝之墓

源賴朝之墓
源賴朝於11981227日前往參加妻子北条政子妹妹的丈夫稻毛三郎重成為供養亡妻而在相模川上架橋(「相模川の橋供養」*1)的落成式。然而,據說源賴朝騎的馬暴衝至相模川,使源賴朝受傷或從馬上摔下來,進而源賴朝於翌年(1199113日)53歲(滿51歲)與世長辭。*2

據說源賴朝本尊的遺體被安葬於其所建立的持佛堂,也就是有名的法華堂,然而法華堂最終亦衰微廢寺。

源賴朝法號:「武皇嘯原大禪門」。

江戶時代中期永安年間,鶴岡莊嚴院的僧侶帶了勝長壽院遺跡的石塔;除此之外,薩摩藩的藩主島津重豪於1779安永八年)建造島津氏祖先島津忠久的墓時,也一併整修源賴朝的墓(因為島津忠久的母親是源賴朝的乳母),現在墓所內遺留下來的碑文顯示整修當時捐獻了玉垣、燈籠、水盤等。另外,現在的層塔是由1989年(平成元年)的塔身和當時受損而於翌年修理、重建的第1層蓋石組成。

 

*1:「相模川の橋供養」位於現今神奈川縣茅崎市下町屋 1丁目(當時武藏國稻毛(川崎市)的領主為稻毛重成),有「舊相模川橋腳」的石碑。

*2:對於源賴朝的死亡,《吾妻鏡》記載:源賴朝於過橋的回程中落馬,不久後便死亡。但詳細情形仍未知 1212年,建曆2年,228日的條目記載)。因此亦有一說,其是被暗殺的。

 

以源賴朝墓為中心連同附近的法華堂跡、北条義時墓等處所於1927年以「史跡法華堂跡(源賴朝墓、北条義時墓)しせきほっけどうあと(みなもとよりとものはか・ほうじょうよしときのはか)」之名被指定為國家指定史跡。之後,日本文化廳便對此展開調查,結果判斷法華堂與源賴朝是相同地點的可能性很高, 而過去的規模範圍比現今稍微大一點。並於20001 31日的政府公報中發表。

或許,源賴朝之墓單純只是「紀念碑」罷了,而真正的源賴朝沉睡於法華堂下(白旗神社)。


→延伸:北条義時法華堂跡&大江廣元、大江季光、島津忠久之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鎌倉地名由來(二)──小町、雪之下、西御門

 一、 小町(こまち) 小町範圍 在小町大路的滑川上,夷堂橋以北爲 小町 、以南則稱爲 大町 。據說是因為相對於大町而被命名為小町。 根據《吾妻鏡》記載,這裏是中世鎌倉的工商業地區。另外,這裡也是歴代北条執權的宅邸和許多有力御家人居館的所在。承元四年( 1210 年) 11 ...